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不遗余力追捧非洲

2006年11月4日

本周末,中国-非洲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开始举行。德语媒体对中国如何与非洲扩展双边关系、保障未来能源供给的外交攻势广为关注。

https://p.dw.com/p/9KrS
油是北京外交重中之重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道:

“非洲的友谊让北京政府花销不少。40多位非洲国家和政府的首脑周末被邀请来北京参加中非论坛峰会。为这个中国迄今主办的最大规模峰会,首都进入了非常状态。街道上到处装饰着草原和大象的图画。但是,非洲吸引中国的并非风景,而是原料和市场。中国以善解人意的伙伴形象出现。事关侵犯人权、缺乏民主以及腐败泛滥,非洲毋须担心会受到中国的批评。”

“法兰克福汇报”接着写道:

“自中国政府将保障能源供应作为外交政策的新任务以来,非洲已位于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论及中非关系,中国尽可以回溯在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及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时代建立的良好关系。如今,老友谊得到了回报,体现在天然气和其它原料、木材,以及首先是石油的供应合同上。苏丹所产的石油有60%输往中国。

“中国驳斥西方对其非洲政策的批评。不过鉴于国际上批评之声不断,中国人近期以来所提出的理由越来越具有防御性质。例如,中方强调说,人民中国参与联合国蓝盔部队的和平使命。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其非洲之行中也至少表示过,北京鼓励非洲国家改善民主和法治。”

“法兰克福汇报”同时指出,并非所有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所作所为都感到满意:

“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尤其是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排挤了非洲本地产业。人们常常抱怨(中国)商品的质量。为许多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中国公司带来了自己的雇员团队,从而完全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在那些由中国人经营的企业和矿山内,劳动条件类似于中国国内。经营者极少关心工作安全和职工权利。而在环境问题上,(中国经营者)则更少操心。”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