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六十年联合国:从建立到改革

德国之声 克劳斯.达曼2005年6月22日

1945年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本周日,这个国际大家庭将庆祝它的大寿。在此,我们先发表一篇重点回顾性质的文章。

https://p.dw.com/p/6otf
蓝色的联合国大旗在巴格达飘扬图像来源: AP

联合国的前身失败得很可怜。那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有很大的弱点: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些国家不想加盟。国联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发动世界大点的。

世纪基金会的联合国问题专家杰夫.洛伦提说:“从国际联盟的失败中能够到出的最大教训是,不能让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置身于外,而希望世界自己会变得更安全。它们试图置身于其他人的战争之外,但自己却忽然成了一个毫无因头的进攻战的目标。”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战争期间就已经发起了此事:他知道,搞一个新的世界组织需要强大的伙伴。他先是跟英国首相邱吉尔商量,然后把中国和苏联也请到了谈判桌上。1944年9月,这些国家起草了这个组织的草案,约一年后便在旧金山正式建立。

罗斯福派他的国务卿爱德华. 斯退丁纽斯办这件事。斯退丁纽斯说:“我们记得,之所以能够战胜德国,是因为联合国为共同的事业把力量聚集了起来。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各国合起它们的力量去创造和平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我们在此聚集在一起要签署宪章的这个世界组织必须建立起来。”

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想要绝对杜绝联合国失控的情况发生。所以,他们几乎不赋予全体成员国参加的联合国大会以全权,而设立了一个强大的安理会,自己占据了永久性的位置。这个永久性位置从一开始就拥有否决权。

纽约市大学政治学家托马斯.魏斯说:“美国加入联合国,而不愿成为国际联盟成员的原因就是这个否决权。这也是苏联加入联合国的原因。”

联合国的开端看上去孕育着很大的希望:1948年通过了人权宣言-国际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战争中结成的战友们渐渐地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敌人-共产主义世界与西方自由世界之间的冲突分裂了安理会。本来最有权力的联合国团体走进了死胡同,因为5个常任理事国经常运用它们的否决权。尤其是,如果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自身受到触及,联合国便如瘫痪了一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80年代。

随着柏林墙的倒坍和东西方冲突的终结,安理会被封锁的时代也结束了:5个常任理事国很少使用它们的否决权了。联合国忽然进入了升华期。

尤其突出的是和平部队的派出。1988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此后,蓝盔士兵的声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和平使命得到执行:仅仅在1988至1993年间,蓝盔军的投入数字就大于此前40年的总和。

当然,与此相关的并非只有成功的历史:蓝盔军既不能终结索马里的内战,也无法阻止卢旺达的残杀,在波斯尼亚他们也受到批评,因为他们眼看着斯热布仁尼卡的大屠杀在眼皮底下发生。

但是,许多和平使命还是做了好事:尤其在他们的服务被用于重建国家机器之处。大卫.哈耶里观察与分析了许多联合国的和平使命。他说:“有许多例子,那里的人民经过联合国和平部队阶段之后,尽管有各种问题,但他们终于又生活在和平中了:在柬埔寨,莫桑比克,在中美洲,也包括巴尔干,比如在东斯洛文尼亚。联合国和平部队在那里驻扎的作用很大。”

在它存在的第60个年头,它说是要彻底地改革-这是秘书长安南的计划。其中包括扩大安理会。一些国家,尤其是仅次于美国的出资大国德国和日本,还希望获得一个常任位置。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