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大师谈时装梦和中国领带上的咖啡渍 | 文化经纬 | DW | 22.01.2007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克莱尔大师谈时装梦和中国领带上的咖啡渍

提及德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人们一定会联想到Karl Lagerfeld、Wolfgang Joop和Jil Sander。但是现在在德国时装界诞生了一颗新星,此人名叫Peter Krell (彼得.克莱尔)。克莱尔尤其长于婚纱和夜礼服的设计,而这也正是德国服装市场的一大空缺。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在线部记者专访时,克莱尔表示,自信、优雅族女性是他设计时装时的参考对象。他也谈及中国同行的问题。把咖啡污渍印上领带的故事让人深思。

德国时装设计师 Peter Krell

德国时装设计师 Peter Krell

彼得.克莱尔于1960年出生,曾在多特蒙德的歌剧和戏剧院接受舞台服装设计培训,以后毕业于杜塞尔多夫的时装设计学院。他自1988年起为自由职业时装设计师,为戏剧、歌剧、电视、媒体等重大活动设计盛装。克莱尔为政经、文艺界知名人物专门设计、剪裁的时装深得顾客群体的好评,PeterKrell Spaga品牌开始称雄德国乃至欧洲的盛装、夜礼服市场。

Mode von Peter Krell Bild 6

克莱尔设计盛装新款

德国之声:近来,您引起了德语媒体的格外关注,某些记者甚至将您与德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享有巴黎时装界的凯撒大帝美名)和卓普相提并论,将您称为德国时装界一颗冉冉生起的新星。您认为,您何以赢得媒体的这份偏爱?

克莱尔:的确有不少德语媒体将我与卓普和拉格菲尔德相提并论,由于卡尔-拉格菲尔德是Chanel香奈尔的首席设计师,所以他早就开始不断尝试新的时装面料和款式,他的设计大多取材于历史元素。而我是搞舞台服装出身的,所以我自然将以前的舞台经验带入现在婚纱和夜礼服的设计之中,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比如Joop设计的时装也很独特、不同一般,用料高档,价格不菲。在选料方面,我与卓普有相似之处,我选择的面料都很有特质,我会将它们撕碎,剪开,然后再将它们重新拼凑起来。我之所以获得媒体的赞誉主要是因为我设计的盛装非常优雅,制作考究。我设计的款式既适用于美国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也适于维也纳的歌剧院舞会以及各种盛大活动。

德国之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您曾亲口说,经济形势越糟糕,您就越忙碌。此话应该如何理解?

克莱尔:因为恰恰是在经济形势不好,人们大多手头拮据的时期,有些人会注重强调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一族群偏爱价格昂贵的时装和汽车,这是一个典型的欧洲现象。我不知道,亚洲和其它国家是否也有这种情况。Dior现在巴黎就忙得不可开交,我设计的超高档盛装也很畅销。我的客户皆为有经济实力的女性群体,其中不乏政治家,下萨克森州长的新任夫人就穿着由我设计的夜礼服。

德国之声:您如何概括Peter Krell Sposa品牌盛装的特点

Mode von Peter Krell Bild 5

Peter Krell Modedesign

克莱尔:我的设计款式取材于上一世纪50、60年代Dior创立的风格,与Balenciaga的设计风格有不少相似之处。“巴黎世家”的高级女装在亚洲许多国家,比如日本等广为人知。巴伦西亚加(Balenciaga)是一个乐于创新的设计师,他将亚洲以及欧洲的历史服装精粹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另外,我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周全的服务。来我这儿的顾客须事先预约时间,我会详细询问订购服装的原因,比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等等,重要的是我设计的服装必须能够突出每位客户的自身特点,同时又体现我自己的风格。

德国之声:为顾客提供周全的服务的确值得称道,但当您真的大红大紫之后,您还会有这么多时间、精力和热情吗?

克莱尔:果真到了那一天,我当然会把一些工作交给别人去做,但有关自己品牌风格的工作,我是不会让别人插手的。比如拉格菲尔德每年要推出大约16组新款时装打样,当然不会款款出自他的手笔,但每款设计图纸的最终决定权一定掌握在拉格菲尔德一人手中。

德国之声:恕我冒昧,为什么许多驰名世界的一流时装设计师都是同性恋呢?同性恋与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之间不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啊。

克莱尔:要想在时装设计方面获得成功,就必须百分之百地投入,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承担责任,时装设计师大多过着孤独的生活,或许他也会有个伴侣,但不同的是这位伴侣是同性的,他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人士,比如Gucci等就是这样。在时装设计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另外,从事时装设计的人都很有创造力、想象力、有自己的直觉,尽管他们中不乏同性恋者,但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女性偶像。我们按照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女性设计时装。比如卡尔-拉格菲尔德就十分崇拜Chanel,总是根据这一类型的女性设计新款时装。我也一样,我最崇拜上一世纪50、60年代的自信优雅女性族群。女人优雅的外表和气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街小巷里,人们的穿着千变万化,但却很难见到气质和穿戴优雅的女性。

Mode von Peter Krell Bild 4

Peter Krell Modedesign

德国之声:您的设计不盲目地追赶流行趋势,但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两者间的严格区别是什么呢?

克莱尔:时代感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的时装走向。比如在当今德国,人们非常看重个人收入以及所属阶层。中间阶层已不存在,德国社会出现了两级分化,而且两极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新的服装风格也由此而诞生。

德国之声:于是您发现了德国服装市场的一大空缺,专门设计婚纱及盛装。

克莱尔:全球化进程,市场的开放使一些象Esprit和Boss等跨国公司得以在世界各地生产廉价时装,而我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这需要大笔资金。所以我设计的时装针对富有的女性族群,面料考究,价格昂贵,手工制作。我设计的婚纱一律使用丝绸和绸缎,而普通婚纱则大多使用合成面料。现在,许多女性喜欢模仿好莱坞明星,愿意在参加重大活动时将自己打扮漂亮,所以晚礼服十分走俏。而在德国,能够真正起到扬长避短作用的盛装少得可怜。

德国之声:决定时装设计师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Mode von Peter Krell Bild 3

Peter Krell Modedesign

克莱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前提是他必须具备捕捉时尚和潮流的洞察力,因为服装的流行趋势最终由顾客决定,一款设计能否被顾客接受是衡量时装设计师和其品牌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另外,就是时装款式的艺术品位和质量的好坏。时装不仅要穿着舒服,也要满足美学方面的诸多要求,在这一点上,与衡量画家好坏的标准是一样的。

德国之声: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时装设计?

克莱尔:我从少就有这种偏爱。小时候,我就开始尝试着给自己做衣服,也为母亲做衣服。我对服装的特殊兴趣与母亲和祖母对时装的偏爱是分不开的。曾为牙科医生的母亲和祖母在上一世纪60年代就喜欢穿高级时装比如Chanel等。我的祖母是家庭妇女,她穿的丝绸服装都是由她亲手缝制的。

Mode von Peter Krell

Peter Krell 设计婚纱

德国之声:去年10月,在汉堡举办中国时代活动期间,中国时装表演曾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其设计师胡晓丹最初也是搞舞台服装设计的,舞台服装设计和时装设计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克莱尔:当然了。舞台服装大多与历史有关,在设计舞台服装时,人们思考最多的往往是19世纪或17世纪的流行款式。在设计时装时,我们会从历史的剪裁方法中汲取益处。

德国之声:目前的时尚服装大多取材于历史素材,在风格和款式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您的意见呢?

克莱尔:的确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发明每10年中也许只有一两次,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发明指的是一种全新风格的确立。我认为,过去一旦确立了某种风格,往往会持续10年,甚至20年,但是现在则不同了,每年都有许多新的东西出现,只是它们大多没有延续数年之久的生命力。

德国之声:作为时装设计师,您如何看待目前在西方流行的时装颜色和款式呢?

克莱尔:谈到时装的颜色,红色系列非常流行,黑色永远不过时。棕色也是一样。为了以不变应万变,选择黑色是不会有错的。由于西方时装的颜色和款式不断更新,所以人们不可能永远准确地选择出前卫的服装颜色。厌倦变化的人就选择黑色、白色、棕色、蓝色系列。它们美观,永不过时。在过去的10至15年里,黑色系列尤其深受人们的喜爱。

德国之声:您如何理解德国时装设计大师拉格菲尔德为H&M设计服装的举动。如果这种廉价服装果真如设计师本人在广告片中所宣传的那么好,谁还会卖Chanel品牌时装呢?

克莱尔:我认为,拉格菲尔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想以此争取和吸引更多的年轻顾客群体。培养偏爱低腰牛仔裤和复古宽松式体恤衫一族的着装风格。这也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那就是教育年轻人接受更好的着装风格。

Mode von Peter Krell

Peter Krell 设计盛装

德国之声:您认为,个人穿戴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重要吗?

克莱尔: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穿着打扮不可忽视。德国有句俗话:人的穿着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比如,如果我去参加一个盛大晚会,我可以随意穿条牛仔裤,因为我是时装设计师。但如果我是德国总理,又穿着牛仔裤,一定会遭人白眼和不解的。

德国之声:不久前,Hugo Boss总裁Sälzer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建议自己的设计师不要总往意大利跑,而应更多地去中国。因为亚洲有着伟大的时装传统,亚洲人有着难以置信的时尚意识。您认为,世界时装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东方的影响吗?

克莱尔: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世界时装对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如今,时装设计师必须了解其它国家和地区居民的着装特点,世界各大洲间的相互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将服装的生产部分转往中国。中国生产的服装质量的确不错。但我认为,中国服装工业的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真正消化和领会西方的时装风格,当然,欧洲人也应该深入了解和接受亚洲时装风格,无论亚洲还是欧洲都有自己的服装传统。模仿对中国人来说轻而易举,但他们难以设计出符合欧洲人品位的时装,这也许是中国服装工业的最大棘手难题。

德国之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您关注这些报道吗?您常去那里吗?

克莱尔:当然了。我经常去亚洲,也参观了那里的生产车间。我认为,亚洲人干得不错,但他们的设计款式和服装颜色与欧洲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德国之声:从总体来看,德国人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人的穿着风格也不一样。可以由此断言,德国人缺乏时尚意识吗?

Peter Krell

Peter Krell

克莱尔:这与德国的服装传统和德国人的性格有关。德国人大多比较严肃、内向、勤奋、进取。不过一个国家居民的穿着习惯与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是分不开的。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不少大城市都有河流经过,或是临海而居,那里有沙滩,阳光,海水,所以那里的居民大多偏爱鲜艳的颜色。德国则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果德国的夏季能象去年夏天那样保持长期高温天气的话,德国人的穿戴风格一定会发生变化的。天气对人情绪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德国之声:上一世纪50、60年代由极少数时装设计师决定国际时装走向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现在,时装设计新秀不断涌现,很多时装设计师都会对国际时装的款式,颜色等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如此,获得成功,且能长久保持成功的世界级时装设计师人数还是极为有限的,什么是时装设计师在国际层面确立自己声誉的关键因素呢?

克莱尔:机遇和运气是重要因素,在特定时刻出现在特定场合,又巧遇慧眼识才的伯乐式人物是非常重要的。这听起来象是陈词滥调,但在时装设计界的确如此。当然,个人的实力也很关键。

德国之声:您去过香港、台湾,在台湾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您对那里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吗?您如何看待来自亚洲的时装产品?

克莱尔:我对亚洲的总体印象是,那里的确能够生产出优质服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合同要求。但我认为,亚洲时装生产商在领悟和理解时尚方面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举例来说,我有一位朋友在中国找到了生产领带的合作伙伴。由于不小心,喝咖啡时,溅出的咖啡洒在了一条即将寄往中国的领带样品上。因为反正是样品,所以他就将这条洒上咖啡的领带寄给了中方合作伙伴,谁知,在中方运回的领带成品上都带有咖啡残积的图案。不少德国时装生产商都认为,让中国合作伙伴照猫画虎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求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则非常困难。

Peter Krell auf der der Igedo Fashion Fairs

由 Peter Krell 设计

德国之声:最后一个问题,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克莱尔:我最大的心愿是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作一名盛名不败的时装设计师。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DW.COM

  • 日期 22.01.2007
  • 作者 祝红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jZH
  • 日期 22.01.2007
  • 作者 祝红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j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