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专稿:中国为什么热衷海外并购? | 经济 | DW | 01.08.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何清涟专稿:中国为什么热衷海外并购?

今年3月开始,中国方面不断对外声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额正以70%的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金额将达140亿美元,中国也将成为亚太最具并购活力的地区。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遇挫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遇挫

但这种气壮如牛的海外并购现在却遇到了两大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经济上的。当中国还沉浸在并购成功的胜利喜悦中时,一些企业就发生严重的经济亏损。2004年,TCL通过并购重组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规模迅速膨胀,但盈利却并未因此而增加。TCL集团2004年合并报表后的净利润仅为2.45亿元,较上年度的5.7亿元有较大下降。而联想收购美国IBM的PC业务后,利润前景仍然迷雾重重。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对于海外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经验。

第二类问题是政治上的。就在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改变人民币汇率体制前后几天,几家正在跨国并购的国内企业分别遭遇不同挫折:优尼科董事会通过支持雪佛龙出价173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案,并发表声明,愿意“敦促8月10日的股东会决定接受雪佛龙”,这一表态事实上意味着中海油出局。几乎同时,海尔集团宣布放弃收购其美国同业美泰。

中海油遭遇到的挫折,其实缘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如果说被收购的企业只关注卖价,那么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政府则要关注经济安全。从2002年开始,有六家中国企业分别成为海外并购的主角,从其购并动机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如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的Norand a,这是一宗在中国国家资源战略指导下、以获得境外不可再生资源为目标的并购案;第二类以获取中国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技术为主要目的,如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及罗孚汽车;第三类则以获取国际品牌与销售渠道并创建世界级企业为主要目标,如海尔、联想、以及TCL的海外收购。这三种收购动机将来仍然会是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基本考量。从中国本身的利益来说,从这样的战略角度出发并购合乎本身利益。

但上述三类战略考虑,却未必都符合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国家利益。第三类以获取品牌与销售渠道为目的的战略考虑,一般来说不妨碍他国的经济安全,但第一类却很明显地涉及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安全;第二类则需要区分,如果只涉及民用技术也无问题,但一涉及军事技术则关卡重重。

从所有的资料来看,中国的海外并购可谓不惜血本。一旦发现可心的资产,便不惜一切代价据为己有,付出的成本往往过于沉重,而中国业界虽然将这种行为戏称为“18岁现象”,承认这种并购行为在经济上不成熟,但却丝毫不减缓海外并购速度。从已经完成并购的联想、以及海尔和原打算购买优尼科的中海油这三个并购项目所涉资金来看,加总为215亿美元。有人计算,这需要中国卖一亿部计算机、一亿个冰箱或空调,再贴上一亿件衣服和一亿双鞋子,才能赚到这些利润。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这显然非企业的财力所及,那么,到底是谁在推动中国的并购?

这背后当然是中国政府之手。而中国政府推动本国企业海外并购,也有两重考虑。

一是中国经济成长隐忧渐显。由于市场竞争白热化,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利润下降的困境。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以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二是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过大,今年上半年已达7,110亿美元。只有下列几种方式可以缓解当前外汇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一是把进来的美元花出去;二是降低国内需求;三是调整汇率。于中国政府来说,通过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将美元花出去减少压力是合理选择。

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许多措施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门举办“2005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论坛”,表示政府部门将从政策和财政上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请注意“财政支持”这四字内涵。有此四字,美国国会的质询中国企业有政府支持并不算冤枉中国。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DW.COM

  • 日期 01.08.2005
  • 作者 何清涟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z5J
  • 日期 01.08.2005
  • 作者 何清涟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z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