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带动互联网进入新阶段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4.09.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九一一”带动互联网进入新阶段

2001年9月11日的首批影像来自电视,想知道更多情况的人,转向电脑,进入互联网。来自纽约和华盛顿的第一批消息传出不久,登陆世界各地大新闻媒体网页的读者蜂拥而来,点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好象互联网经受不住这样的负荷,就要全线崩溃。代号9/11成了作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新式平台的互联网取得突破的标志。

互联网已经是很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

互联网已经是很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

2001年9月11日,短短几个小时内,无论是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还是德国之声网页的点击量超过了平时一个星期的水平。“九一一”恐怖袭击是第一次公众不仅通过电视、而且大量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全球性事件。莱比锡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回首看来,“九一一”是使年轻的互联网媒体迈入新阶段的“重大事件”。

这一重大事件在互联网中留下了痕迹。例如,直到今天,打开interactivepublishing.net的网页仍可看到2001年9月11日的首页。全世界网页的新闻报道反映了这一天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世贸中心的双子座塔楼在燃烧,不断更新的文章占据了头几页的版面。这些第一时间的报道只是开端,接着而来的是背景消息、按时间顺序的报道、系列图片和录相。

这表明,互联网媒体能提供电视和广播无法提供的东西:网友可以在互联网中自主选择他们想阅读的内容。面对纽约和华盛顿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件,人们的要求是:“我要知道更多的内容”。五年前互联网提供的内容满足了这一要求,或者至少给人这样的感觉,因为互联网网页的编辑所了解的信息并不多于通讯社或广播电视的同行。尽管世界各地都在现场直播事件情况,但开始时编辑人员的疑问仍然多于答案。

9月11日那天,是互联网、而不是其它媒体快速填补了这一真空。在全世界所有电视频道不停歇地播放使人震惊的同样图象的同时,互联网上出现了首批目击者的报道。在世贸中心居住或偶尔在附近停留的纽约人描写了他们所见、所想或所感受的一切。呼救的声音和传言在到处传播,互联网论坛发展成了一种新闻股市和虚幻的吊唁大厅。

这样的情况过去在互联网多次出现过,但只有在2001年9月11日这样的非常情况下,这些私人写成的日记式网页才第一次有了更多读者、甚至全世界的读者,也就成了新闻报道的对象。此后,人们常说,在美国广播公司等大媒体网页以外,还有一种互联网内的公民新闻报道。“博客”就是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的代表,它的产生不受媒体企业的限制,而且都具有主观的特点。这既有吸引人之处,但也容易受到攻击,毕竟互联网为无数研究“九一一”阴谋理论的作家提供了平台。

现在全球有十亿多人上网。“九一一”以后,全球互联网成了新闻和信息的大众媒体。但9月11日这个日子也是这一新闻媒体的使用者自己积极参与的起点。一些记者也许会把这视为自己权力的失落。但人们早已表示,他们两者都需要。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