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的真面目?

2014年7月12日

德语媒体《金融经济报》发表评论认为,习近平上台后积极打击贪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党内异己。而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强硬态度,皆是习近平巩固权力的手段。

https://p.dw.com/p/1Cblj
Xi Jinping in Südkorea 03.07.2014 Seoul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金融经济报》(Finanz und Wirtschaft)周五发表评论,题为"中国的真面目?"(Chinas wahres Gesicht?)分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大刀阔斧的反腐运动的真实意图。作者认为,反腐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整肃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而是为铲除党内异己。

文章开头写道:"中国经济自由化将带动政治开放。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西方贸易伙伴多次提出这样的看法。但在目睹过去数月的发展后,(政治)开放看来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念头。"

作者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持批判性观点的记者及个体律师的活动空间大为受限。共产党甚至不断介入2017年的香港首届特首普选。近期北京在南海及东海的主权及资源纠纷中越发咄咄逼人,令人怀疑中国是否将如北京所宣称的那般,和平崛起成为全球超级大国。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上述发展的真实原因究竟为何。这将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开放后,中国又迷失跌落回那个自以为早已克服的年代;抑或共产党显露出真面目,再次走入集权时代。"

Paracel Inseln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 China Vietnam
德语媒体分析,中国在南海主权纠纷的强硬态度,或为习近平巩固权力的手段图像来源: STR/AFP/GettyImages

"或许连共产党领导人也无法清楚回答此问题。美国在经历中东历险后,其全球领导力逐渐削弱,亚洲的地缘政治平衡也随之偏移。因此,中国必须顺应时势调整外交政策。在一波波压制性浪潮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权力斗争。2012年接过政权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必须比外界所预期的更奋力地进行斗争。他的一系列计划,如通过加强竞争使大型国有企业进一步开放,在内部遭遇强烈反对。

"习近平所发起的大规模反腐运动,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行政失当问题,而是为了使内部的竞争对手噤声。对公民社会的批评声浪和香港民主运动所采取的强硬举措,以及中方发出的军事威胁,皆是为了强化其领导地位。若这一推断正确,在习近平稳固权力后,中国将重回开放道路。这一切只能交由时间证明。目前能肯定的是,中国的政治风险正显著提升。"

美中竞争

瑞士《联邦报》(Der Bund)周六在国际栏目发表了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顾学武的有关中国外交及内政局势的访谈内容。记者首先问道,中国与除俄罗斯外的几乎所有邻国发生争端,是否预示着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对抗。针对此问题,顾学武表示:

"事实上,中国目前所面对许多问题,都是与邻国间由来以久的领土争端。中国在20年前和平解决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纠纷的态度,如今已不复见。美国也明显变得紧张。中国始料未及的快速权力扩张显然使美国感到不安。如今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纠纷升级,与其自身的错误也有关。"

Deutschland China Xuewu Gu von der Universität Bonn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顾学武图像来源: dapd

顾学武接着解释道:"中国未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政策。改革家邓小平的原意是平静对待与邻国的纠纷,从而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中国并未采用这个构思,一心致力于经济崛起。失望的邻国开始自行开发资源,一步步满足自己的主权要求。所以越南在过去的20-30年间据为己有的岛屿数量更胜中国。"

在被问及美国在亚洲的策略是否是造成南海局势紧绷的原因时顾学武分析:"中国的邻国如今确信,当他们挺身对抗中国时,美国会予以支持。如论如何,美国需要能轻易操控的盟国,以'重新平衡'中国势力。归根结底,这是中国和美国间有关亚太地区控制权的斗争。"

顾学武教授进一步指出:"岛屿(主权)也是因素之一。但主要目的仍是寻求区域霸权。美国的目标是在东亚重占上风,阻挠中国仿照过去与俄罗斯订立协议的模式,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东南亚纠纷的意图。"

摘译:张筠青

责编:万方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