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当代艺术展:看不懂也是感受

2002年10月4日

对西方人而言,中国艺术就是诸如宣纸上的中国水墨画、脸谱化的京剧和高山流水古琴二胡等一些看不懂听不懂、但却很有距离感和朦胧美的东西。今天,这种状况该改变了。中文部记者徐荔媛发来报道。

https://p.dw.com/p/2ipW
参展艺术家陈余的油画系列之一“无题5A”图像来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改变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旧印象

什么是中国的艺术?在大多西方人的印象里,中国艺术指的就是水墨书画、京剧、杂技、民乐之类的稀奇东西,就像“中国人”这个概念,永远指代那些好莱坞电影中在唐人街里的旗袍小脚、长袍马褂、留着小胡子和长辫子的人群一样。 但是,策划这次 “中国当代艺术展”的项目艺术指导 斯梅林先生却斩钉截铁地说:“这种印象是错误的!中国艺术包涵了更多的东西,我们正是要告诉人们,今天的中国艺术意味着什么。艺术是映射现实的一种方式,当代艺术则呈现了艺术家们对这个国家里发生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发展的反应。”

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的斯梅林先生积极促成这个艺术展,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给德国观众。一年半以来,他和中国方面精心策划了这个中国当代艺术展,目的之一就是要给西方人换换脑,撕去长期以来烙在西方人脑中那一幅早已过期的关于中国的旧年画,取而代之换上一幅全新的、有时代感的,并且用艺术语言表现的中国当代社会与人文景观。

出自近40名中国画家的150多幅艺术作品千里迢迢被送到了杜伊斯堡的屈佩尔斯米勒博物馆,从10月3日起到2003年1月12日,在这里作为期三个多月的展出。屈佩尔斯米勒博物馆曾是矗立在莱茵河内河港的一个大谷仓,后来被改造成的德国唯一的一家完全私人性质的艺术博物馆。所以,这次的画展也经由几家企业赞助才得以成功举行。画展的中方策划人之一,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先生表示,这次展出的作品之多,规模之大,也是在海外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少见的。大部分作者是近年来在中国艺术界较为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水平。

Tang Zhigang
Tang Zhigang, "Children in Meeting", Öl auf Leinwand 180 x 210 cm, Chinart Zeitgenössische Kunst aus China, Museum Küppersmühle Sammlung Grothe图像来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唐志冈的油画系列:“开会的小孩”

看不懂也是一种感受

展出作品分别有油画、摄影、雕塑、装置和影像等,从前卫的标志性叛逆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抽象主义风格,无论是画面还是雕塑、装置,传达给西方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是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即便是墨分五彩的写意画中,也难以达到的。

青年画家陈余的油画系列“无题”,呈现的是一位中年男人睁眼闭眼,或是饶舌偷笑的头像排列。这些酷似官僚主义脸谱的图像似乎传达出一种会心的、愚弄的、或是嘲讽的信息,但正如作品所标榜的“无题”一样,没有终极的主题,让观众似是而非,揣摩不透。

摄影家海波的系列作品“他们”,则用一组今昔对照的真实影像、黑白与彩色造成的强烈视觉反差,深刻体现了时间和社会变革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留下的真实印迹。

从纽约回归北京的艺术家王功新的作品“我的太阳”,则是一个长达七分钟的录像,由三个屏幕拼成一组同时播放和不断变换的场景。一位农民老大妈的形象在屏幕上被大量复制,光影变化中隐隐约约表现了一个“人与太阳”的关系的故事。如果说现代艺术更凸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表达内容的多元化,那么,在注重对形式的追求上,现代艺术,尤其是前卫艺术,是否考虑艺术作品所蕴涵的信息能被观众接收呢?参展艺术家王功新认为:“艺术家阐述一种观念,这种观念传达给观众是开放的,可以在不同的观众,老的小的,不同文化背景,带来不同的反响。我的东西存在在这儿了,每个人肯定都会有感受,那么,看不懂也是一种感受。”

Zhang Linhai
Zhang Linhai - "Great Wall", Öl auf Leinwand - 115 x 150 cm, Chinart, Zeitgenössiche Kunst aus China, Museum Küppersmühle Sammlung Grothe图像来源: Stiftung für Kunst und Kultur e. V.

张林海的油画:“长城”

中国当代艺术图景的演变

然而,艺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近现代的中国,如同复杂的社会现实一样,也呈现出一派或繁或芜、难以捉摸的景象。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素来标榜“文以载道”,实以重道而轻文,重伦理内容而轻艺术形式。从四十年代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八十年代邓小平的“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艺术在中国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美学概念,而是文艺哲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体现。

1979年“星星画展”的举行,标志性地宣告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到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艺术界曾经历了一段至今让艺术界所怀念的纯真年代,整整十年,艺术启蒙的社会使命成为唤醒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嘹亮号角。之后,与现实社会同步,中国当代艺术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蜕变。

作为著名艺术评论家的范迪安说:“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整个中国艺术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社会性特点是不同的。80年代,当时中国艺术有种非常内在的启蒙的意识,艺术家都怀有社会的使命感,希望用艺术或文化产品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来批评一些落后的、陈腐的社会意识,来唤起一种更加精神化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理想。

作为当时文艺先锋中的一员,范迪安坦承,8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可能在技巧上还不够成熟,但是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震撼力却是非常强烈的。到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90年代,市场经济给文化产品带来了好处,同时还有弊端。好处是更加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降低了艺术的精神含量。现在已经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范迪安先生说:“90年代的艺术作品容易表达那种肤浅的、表面的、临时的、匆忙的、粗糙的、POP的趣味,现实中有什么就画什么,跟着现实走,而不是用精神性的东西来提醒现实”。

至于今天,范迪安认为,相对于充分发展了一百年、目前已陷入表现形式难以突破困境的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目前的艺术创作正空前繁荣。他说:“相反,中国是处在社会变革的阶段,就有很多实验性的东西,有很多新的东西,在整个社会运行的系统上,有很多变革的因素,对艺术来说,这样的土壤是最有利的。那么她也在做新的实验,也在做一些变革的尝试。所以,中国艺术在今天,她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生机勃勃的气象。”

但他不否认这样的趋势,随着整个社会在经济市场轨道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定,整个社会文化的体制化、社会化也会加强。那么那时候,艺术也可能会出现相对平静的状态。不过他乐观地认为,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中国艺术仍将处在一个难得的生机蓬勃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