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世界气候变化犹如脱缰之马 | Global Ideas | DW | 03.08.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Global Ideas

2050年世界气候变化犹如脱缰之马

暴潮、干旱、成千上万的气候难民── 这大概就是2050年世界气候的景象。国际社会早就知道必须要有所行动了,然而人们并未迈出必要的一步。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世界环境前景堪忧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世界环境前景堪忧

如果说老一辈人如今还能向往着去威尼斯旅行,那么到2050年,德国的中等收入家庭则最多只能是骑着自行车在德国的易北河边漫游──当然,如果到时那里还没有被水淹没的话。除此之外,一切都变得十分昂贵:每桶原油的价格已高达600美元,坐飞机和和给汽车加油对所有人都已成为一种奢侈。

尝试签署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已经失败。目前,国际社会未能对将于2012年后过期的《京都议定书》的后续计划达成一个有效而公平的协议。这是因为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过高,而发达工业国家对此妥协的意愿又太小。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急剧上升

China Überschwemmung

城市成为自然灾害的牺牲品

其结果是:到了2050年,每100万空气粒子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675个粒子,比2009年高出四分之三。地球变暖的速度比21世际初预测的还要快。大气层的温度比工业化开始前高出4度。据研究人员预测,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还将上升4到5度。然而,地球变暖的程度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在欧洲的一些地区,由于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的减弱,温度甚至还降低了。北极和北冰洋的温度则几乎升高了8度,创气候变暖记录。

温度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还有所谓的反馈效应。研究人员当时在计算中还未能考虑到这点。比如,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北部永久冻土解冻,它所储存的甲烷气体释放到大气层,加速大气温度的上升。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

Darfur Flüchtlinge in Sudan Flüchtlingslager

达尔富尔难民营的许多地区几乎断水

全球出现极端天气

温室效应不仅使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北部地区变成了泥泞的荒原,而且也造成极端天气:2050年,热带地区的台风和暴潮增多。特别是菲律宾这样的岛国,一方面要在海岸线上抵御风暴,另一方面,强降雨又不断造成山体滑坡,使许多村镇葬身泥土。尽管该国降水量大,但淡水却很缺乏,因为海水浸入地下水,使得大部分水源无法饮用,大面积的土地被盐化。

两亿人将成气候难民

Fortschreitende Wüstenbildung Dürre in Indien

印度干旱导致沙漠不断扩大

这一切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为人类急需耕地,以养活那时全世界的90亿人口,而其中两亿是气候难民。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太平洋的珊瑚岛、恒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或者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等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的地区。大部分难民则来自中亚和非洲,他们不是因为水淹而背井离乡,而是由于缺水。许多地区已经连年没有下雨,造成饥荒和干旱。2050年,仅仅非洲国家的18亿人口,就有四分之一遭受缺水之苦。

难民潮使许多国家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印度难以应对来自邻国孟加拉的大量难民。在人口已经达到19亿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已经无法为边境地区的难民营提供粮食和药品。尽管有联合国的支持,但是依然不能消灭霍乱等肠道疾病,以至这些疾病也在难民营以外传染开来。

但是,气候变化并不是对世界所有地区都只带来负面影响。加拿大和欧洲北部至此尚免受其害。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们甚至可以享受更温和的天气。到2050年,尤其是半岛北部的许多土地可以用作耕地。

生态体系崩溃

许多生态体系深受地球变暖之害。珊瑚礁和红树林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毁,亚马逊流域的大片地区如今已成为荒原,许多动物和植物已经灭绝。

这是2050年人类要付出的巨大代价。然而,阻止气候变化原本并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据专家计算,世界各国为此之只需要放弃几个百分点的富裕程度。

GI_Prognose2050_Karte_ch.jpg

(本文及本图表依据德国发展服务社、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以及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作者:Michaela Führer
责编:当远

  • 日期 03.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adP
  • 日期 03.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a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