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愚人节传统正在消失

2012年4月1日

谁在4月1日这一天上当受骗,听信假消息,会被周围的人取笑。遗憾的是,这一源于欧洲并已广为流传的风俗正在慢慢退出现代人的生活。

https://p.dw.com/p/14W1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源于历法改革

愚人节风俗最早的起源在哪里,已经无法考证。一种说法是它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罗马人在每年4月1日都为女神维纳斯举行庆祝,当然也少不了狂欢和搞笑。另一种说法是,1530年在奥格斯堡举行的神圣罗马帝国大会上,统治者们决定统一货币,并将4月1日定为引入新货币的日子。但兑换日被临时提前,使得许多投机商人损失惨重,并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

不过更为可信的解释是,法国国王卡尔九世是愚人节的始作俑者。他在1564年改革立法时决定,将元旦从原来的4月1日提前到1月1日庆祝。可许多臣民并不知道这件事,当他们准备迎接新年时,还不知新年早已过去,于是受到其他人的嘲笑。

早期的愚人节把戏与今天不同,被嘲弄的人往往被搞得狼狈不堪,例如长途跋涉却白跑腿等等。因此在17、18世纪,社会上对愚人节的举动存在明确的规则,并非可以恣意妄为。

媒体成主角 搞笑没时间

Spaghetti-Ernte
“收获意大利面条”图像来源: BBC

现代社会的媒体对愚人节笑话进行了重新定义。4月1日这一天,传播谎话消息和假新闻的主要是媒体。经典新闻之一是BBC在1957年4月1日播出的一段有关瑞士人"收获面条"的消息。观众在画面上看到,瑞士农民从树上摘下一把把长长的意大利面条。2007年4月1日德国媒体的一条报道曾引起强烈反响,消息称"混沌电脑俱乐部"在一款个人税务软件中发现了一种木马程序,可以将私人数据传到联邦刑事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愚人节反而听不到什么笑话了。民俗学家赫施费尔德(Gunther Hirschfelder)认为,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和压力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开玩笑。此外,愚人节的把戏需要面对面的接触和直接的反应,"可是我们的大部分联络是通过网络、电话完成的,你无法看到对方不知所措的表情,也听不到笑声。"

Symbolbild Lachen, From the Fringe
听不到笑声,笑话失去了意义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国人的愚人节

中国人也早就引进了西方的愚人节手法,如今广为传播的主要是网络笑话。例如去年愚人节,一家网络媒体报道称,国际球星梅西将转会到中国俱乐部踢球,当然连小孩子都知道中国足球的水平。有的笑话讽刺的是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例如称在外国也出现三聚氰胺奶粉和瘦肉精猪肉之后,西方人争相到中国购买高质量食品。

愚人节的轻松一下当然是有界限的。中国青年报在90年代中期曾登过一则消息,称政府决定允许拥有博士头衔的人生二胎。在新闻当局看来,这已越过了红线,该报相关版面主编因此而被"下课"。

作者:Ralf Gödde、ARD 编译:叶宣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