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苏富比"瓷"不达"预" 拍卖不如预期

2011年4月8日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以一场名为"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的拍卖晚会最受瞩目。但拍卖结果不如预期,多项珍稀拍卖品没有被售出。

https://p.dw.com/p/10q1T
张晓刚的画作,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价的世界纪录。
张晓刚的画作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价的世界纪录图像来源: DW-TV

香港苏富比于本月1日至8日举办春季拍卖会中,推出了总估价达27亿港元的拍卖品。其中,于4月7日晚间举行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拍卖晚会,原先总估价介于7.1亿港元至10.7亿港元,之后却以3.99亿港元的拍卖额收场。

一名来自瑞士的收藏家花了近半个世纪,收藏了很多中国瓷器工艺品,是该晚会77件稀世珍品的持有人。在定槌之后,拍卖会以低于估价的总交易额收场,竞标者的冷淡反应出乎人们的意料。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Nicolas Chow)于本周四表示,拍卖结果相信与买家出手谨慎保守不无关系。从买主一周来的反应而言,市场没有顾及估价,反而是自己决定了拍卖品的价格。

会上最昂贵的项目,是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的"锦鸡花石"图胆瓶,悠远的来历可以追溯至18世纪,估价达1.8亿港元。但碍于买家最高标价仅1.7亿遂没有成交。数小时后,苏富比发言人表示,该御瓷私下以2亿港元售出。

会上第二昂贵的项目,一个原本估价约9千万港元的明成化青花"瓜藤纹爪"宫碗,最高标价仅7千500万港元,较后私下以估价价格成交。清代康熙豇豆红釉水孟瓶尊七件套组,也落入相同的命运没有售出。

亚洲富有的收藏家对收藏品有着稳定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发展,拍卖市场上不乏来自中国的买主。这些因素带动了艺术品的价格飙涨,但昨日落下帷幕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结果却叫人失望不已。

本周较早时候,张晓刚1988年的画作《生生息息之爱》以 7906万港元成交,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世界纪录。

编译:蔡庆晖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