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音乐大师舒曼中国后继有人 琴声响彻茨维考

严严2008年4月4日

上周,第二届舒曼青少年国际钢琴大赛在德国小城茨维考举行。来自中国香港的7岁姑娘张明雅获得了少儿组冠军。此外,青年组桂冠由德国选手摘得。能够让优秀的中国琴手踏上国外舞台是主办方之一广州舒曼音乐学校创办人倪穗礼的心愿。本台记者采访了这位留德学人的海归心路历程。

https://p.dw.com/p/Dc6d
后排左一大赛主席莱希特、左二倪穗礼、左三黄佩云校长与参赛者在一起图像来源: DW

48岁的倪穗礼再谈起当年的留学路一晃已是28年前的事了。从德国乌珀塔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倪惠礼和在杜塞尔多夫国立舒曼音乐学院获得双硕士学位的太太黄佩云学成回国后就把家搬回了广州。“90年代初期,一些中国学生报考舒曼音乐学院时不识五线谱,只能靠简谱来演奏名家名作,”杜塞尔多夫舒曼音乐学院院长思捷潘斯卡的一番话启发了夫妇俩。1998年,在世界伟大的音乐家德国人舒曼诞辰188周年之际,中国第一所以舒曼命名的音乐学校在广州诞生了。

挑战传统

“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是什么都是国外的月亮圆,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倪穗礼回国听到更多是尖酸的讽刺和国内专业人士的种种质疑。他说:“学校本身的创办理念是要把原汁原味的舒曼音乐文化带回中国,包括从学校的建筑风格到教学方式我们都希望中国孩子从早期教育开始能接受正宗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 当年一些中国学生给思捷潘斯卡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不识五线谱,更不用说是拉丁文的音乐术语。

如何完美诠释西方音乐大师的原作,是倪穗礼和思捷潘斯卡教授希望将舒曼学院的教学体系带到中国的原因。对于那些想到德国继续深造音乐的中国学生来说,用德文的音乐专业术语弹奏原版德文乐谱是对中国学生和音乐教学的一大转变。倪穗礼说:“中国古典音乐教育接轨国际音乐教育,首先从教材开始。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中文出版的乐谱不能完全准确的标识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所以导致了有些学生在国外的比赛中,不能准确的表达作者的原意。”

艰辛归国路

从300平米的第一间音乐教室到3000平米的音乐学校,学校目前已有1200名学生,而且还在深圳开设了舒曼分校。中国的舒曼队伍还在壮大,但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倪穗礼表示:“与深圳南山区政府的合作办学让他犹如吃了一只苍蝇。”

两年半前,学校投入了1000多万元准备创办公立舒曼艺术小学。从德国运回的钢琴与教材现在无一用处,舒曼理念因为“某些原因”就此搁浅。现在,贷款和校舍只能等待学校与政府达成某些协议后才能正常运作。倪穗礼说:“很遗憾,现在深圳育才学校虽然还用舒曼的名讳,但和一所普通小学已然没有什么分别。因为他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延续舒曼理念。”

记者拨通了该校校长崔学鸿的电话,手机无人应答,接着又拨通了深圳南山区教育局的电话,问及相关信息回答是一概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间名为深圳育才舒曼艺术学校已经在正常招生,至于教师和德国是否有关,记者就无从考证。

有技巧没灵魂

Deutschland Zwickau Robert-Schumann-Haus Internationales Begegnungskonzert
颁奖音乐会上的小选手图像来源: DW

每两年一届的舒曼青少年国际钢琴大赛与小舒曼钢琴大赛不同。前者主要参赛对象是亚太地区和德国的青少年选手。而享誉世界20年的小舒曼钢琴大赛只允许德国国内选手参加。本届国际大赛主席,同时也是小舒曼钢琴大赛评委会负责人的茨维考舒曼音乐学校校长托马斯·莱希特表示:“中国选手普遍的演奏技巧都很纯熟,但缺乏音乐灵魂的表现力。”

尽管如此,如今活跃在世界乐坛的中国年轻钢琴家的演奏还是给西方音乐大师带来了很多惊喜。李云迪和朗朗就是小选手们的榜样。少儿组冠军香港选手张明雅赛后表示:“朗朗是自己的偶像,他的表情,他的演奏都是我的最爱。”

舒曼诞辰至今已有198年,倪穗礼希望,那些喜欢舒曼音乐作品的中国音乐家,中国学生能有机会在中国感受到舒曼音乐文化的真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