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德国:转移视线 | 非常德国 | DW | 22.07.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非常德国

闲话德国:转移视线

维尔茨堡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德国政治家和媒体讨论了所有可能的细节,同时回避了所有重要的问题。专栏作者张丹红认为,政治和媒体在这一方面已经训练有素。

(德国之声中文网)首先我想先对周二晚上成为伊斯兰恐怖袭击牺牲品的香港家庭说几句话:

"对你们遭遇的不幸我表示深切的同情。你们本想在风光秀丽的巴伐利亚度假,结果却经历了如此的噩梦。希望你们脱离生命危险,早日回到家人身边。我的大多数德国同行在报导和评论中对你们只是一笔带过,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因为他们要澄清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比如:"警察击毙凶犯的行为正确吗?""德国对那位17岁少年照顾周到吗?""他是否去年作为恐怖分子混迹于难民队伍来到德国?还是到了德国以后才受到激进伊斯兰的影响?"这最后一个问题对德国政府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假如这名年轻的阿富汗人在来德国之前就已经是极端伊斯兰分子,那么这将给德国政府的难民政策投上阴影。政府还特别在意凶手是否得到了伊斯兰国家(IS)的指令。没有,内政部长德梅奇埃好像如释重负地说。媒体由此得出结论,既然不是IS授意,那么维尔茨堡事件严格说来也就不是 恐怖袭击,因此在报导时坚决避免使用"恐怖袭击"这个字眼。媒体担心老百姓不会在穆斯林和伊斯兰恐怖分子之间进行区分。

Bayern Attacke in Regionalzug bei Würzburg-Heidingsfeld Blutfleck

案发现场

对受害者的嘲讽

说心里话,那位阿富汗少年是接到IS指令之后行凶还是受到IS宣传蛊惑而走上施暴的道路,这有什么区别呢?媒体去掉"恐怖"两个字,能改善受害者的处境吗?相反,不断强调这些孩子们逃难的不易并检讨德国在融入难民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这实际上是在为恐怖主义开脱,是对受害者的蔑视和嘲讽。对我来说,维尔茨堡完全可以和巴黎、奥兰多和尼斯相提并论,而且可以被视为分水岭。因为现在我们知道,伊斯兰恐怖分子不仅视同性恋俱乐部和摇滚音乐会为眼中钉,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大开杀戒。

我知道,百分之百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德国公民,我要求国家了解入境的是什么人,明确为谁提供庇护。至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国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那段日子里,谁都可以自称是叙利亚人,在难民署登记,看到庇护程序无望,拍屁股走人,换个城市再碰碰运气。

当阿富汗人效忠伊斯兰国家的录像被IS网页公开的时候,我也不禁感到迷惑:为什么凶手能够顺顺当当地把录像传递到IS网页,我们的情报人员就不会截获呢?

Zhang Danhong Kommentarbild App

本文作者张丹红

真正重要的问题

是恐怖袭击还是持刀行凶,是独狼还是IS的战士,是职业人肉炸弹还是半路出家的歹徒,对所有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的讨论也许正是为了遮盖国家机构的失误,为了避免讨论一些核心问题,诸如:去年不加控制地接收难民是否是个错误?如果是,如何纠正?在这期间,是否需要暂时停止接纳难民或控制数量。尽管巴尔干线路关闭,今年上半年仍然新来了22万名难民。他们是什么人?从何处来?我们要继续接受由蛇头决定谁能入境的现状吗?德国电视二台主持人斯隆姆卡(Marietta Slomka)至少向总理府部长阿尔特迈尔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难民政策是否是个错误?这位默克尔的心腹回答:"如果我们允许基地组织或伊斯兰国家这样的恐怖组织影响我们的生活,导致我们不能去其他的国家读书,不能进行交流,那么恐怖分子就胜利了。因此我们不能让他们夺走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与恐怖主义作斗争。"

说实话,他滔滔不绝一番,我却感觉云里雾里。为什么假如国家守卫自己的边界(这是它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我们的孩子就不能去其他国家、或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就不能来我们这里读书了呢?他张口闭口恐怖主义,这么说维尔茨堡事件还是恐怖袭击了?什么时候乘坐火车也变成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