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气候谈判有点冷战气氛 | 媒体看中国 | DW | 15.06.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美中气候谈判有点冷战气氛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在气候保护问题上的立场。上周,以气候问题特使斯泰恩为首的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德语报纸就此作出报导与评论。

排放雾里的乌鲁木齐

排放雾里的乌鲁木齐

《新苏黎世报》:北京可能会向美国让步

《新苏黎世报》说,"这次北京无法继续躲藏在没有约束力的意向声明之后,不仅欧洲、美国也对中国越来越大地施加压力,要求中国为防止气候暖化做出实际承诺":

"多年来,中国在国际气候问题谈判时与印度竞相争当发展中国家代言人。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是,环境污染过去主要由发达国家造成,所以发达国家应独自承担减少排放的任务。

“但是,中国不是某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是一个最大、增长最快的转型国家。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中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所以,美国与欧洲共同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游戏,是日益重要的国家,必须担起责任,与华盛顿合作,放弃自己的抵制政策。美国人在会谈时试图向中国人说明,只有北京做出负责任的承诺,奥巴马痛苦拟订的气候保护政策措施才能在美国国会得到通过。

“今年年底,为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制定后续协议的谈判将在哥本哈根进入最后回合。但中国暂时还不愿露出底牌,它不会为谈判做出具体承诺,而是先标明自己立场,并要求美国把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40%。

“但最近一些情况表明,北京可能做出妥协,也就是承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但不是减少绝对排放量。在使用更有效益的技术方面,中国确实有很多事可做。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表明,中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两倍,是瑞士的九倍。以经济总量衡量,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美国的五倍,是瑞士的17倍。"

《日报》:中美好象回到了冷战谈判

《日报》认为,奥巴马总统提出的气候保护计划本来就不彻底,现在又被国会掺加了水分。美国代表团要求中国作出固定承诺,好象中美两国又回到了冷战时期的谈判:

"中国和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在全球遥遥领先,两国排放总量占全世界排放量的40%。专家们认为,如果两国不能在某种形式上达成一致,那么12月在哥本哈根达成重大国际气候协议的机遇等于零。

“在中国进行有关减排问题的谈判时,气氛就象冷战时期的裁军谈判,只不过要裁减的不是亿万吨炸药,而是亿万吨二氧化碳。华盛顿的民主党议员认为,中美能就气候问题举行谈判本身就是一项成就,但观察家们警告说,不能期望取得突破。中国仍然拒绝接受二氧化碳排放限额,而要求美国做出财政和环保承诺,但美国不愿这样做。北京说,美国必须首先为自己设定有约束力的排放限额。"

摘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日期 15.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9WF
  • 日期 15.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9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