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姐》:讲述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 文化经纬 | DW | 06.07.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的姐》:讲述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名为"相遇中国"的大型系列活动目前仍在德国举行。活动中放映的一部反映中国计程车司机的影片"的姐"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部电影的导演方屿来自中国,在德国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德国的生活对他、以及他拍摄的影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旅德导演方屿

旅德导演方屿

"的姐"是旅德导演方屿的首部纪实电影,它通过3位西安女计程车司机不同而又相似的生活,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底层民众的困苦与无奈、挣扎与希望。方屿在德国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每隔一两年他都会回中国看看。2003年,在家乡西安与出租车司机的一次偶然谈话,使他萌生了拍电影的念头:"有一天我在西安坐上出租车,就跟司机王女士聊天,她说生意没法做,刚把旧车的钱还清了,政府又让买新车,而且公司还要收6、7万的手续费。她认为这是无理要求,不愿意交,但又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临下车时我说想做一个关于她的报道。当时我并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但是说了这句话让她很感动,这样我觉得不做不行,有一种职责和义务,而且我也很早就有做电影的念头,这样就开始了,虽然我一开始很多都不懂。"

不久以后,方屿带着一名德国摄影再次回到西安,开始了拍摄工作。电影中除了王女士、还记录了段女士以及于女士的生活。这三位女性同样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选择开计程车这样一种辛苦的职业,多年来每年工作365天,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段女士的丈夫下岗多年没有工作,而于女士的情况则更遭,丈夫吸毒。

由于题材聚焦下层民众,再加上拍摄并没有申请官方许可,经费全部由自己支付,因此方屿被称为地下导演,而"的姐"这部作品也被称为独立影片。不过方屿对这样的头衔和评价并不是非常在意,他说:"我只想讲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关于一般老百姓的故事。同时跟我的命运、跟我几乎有联系的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方屿50年代出生,上大学前曾在工厂、农村工作过8年,后来又到德国学习戏剧,并在柏林从事与影视有关的工作。方屿说,"的姐"中的主人公和他差不多是同龄人。如果没有上大学、出国,他的遭遇也可能和这几位出计程车司机类似,或者更遭。

2006年,制作完成的电影"的姐"在欧洲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参加了莱比锡,弗莱堡以及阿姆斯特丹等多个电影节。在中国,这部电影虽然无法公开放映,但放到网上后,同样也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有人将其称为一部"为人民拍摄的电影"。这让导演方屿受到了很大鼓舞。"我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但是也给我很大的鼓舞。我还担心,我是不是在德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会不会太西方化了。没想到中国观众看了也觉得是他们自己的片子。"

距离不但没让方屿与中国文化产生隔阂,而且还使他有机会对中国进行更好的反思。"我觉得这个距离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我觉得到德国这20多年让我跟中国文化的距离更近了。我对很多问题看得更清楚。看到什么是中国文化很宝贵的地方,我们应该保留,也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应该改变的。另外通过与德国人的交谈,通过与德国剪接的交谈,也让我对我拍摄过程中经历的这些东西有了一个反思。"

不仅导演自己进行反思,他在"的姐"中提出的问题,也促使影片主人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现实中,王女士的儿子开始自立生活,不但赚钱而且还贴补妈妈。于女士则与吸毒的丈夫离婚,与另一位出租车司机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段女士的丈夫也开始找工作,减轻段女士的负担。

方屿说,他还希望继续拍摄一些关于人、社会以及人的命运的影片。目前一部有关中国表演艺术的电影正在筹备之中。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