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物质西化,思想不西化

2006年2月9日

北京的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一个装饰有雅典石柱和罗马喷泉等欧洲景观的新住宅区正在形成,这就是富豪们将即将进住的“帝景苑”。法兰克福汇报驻北京记者参观了这一高级住宅区后写道:

https://p.dw.com/p/7xgP
时装要穿法国的图像来源: dpa

“全世界都欣赏的欧洲古典风格正在搬往北京。在这里,‘欧洲’是大款们高雅的标志。在中国社会加速前进达到惊人程度的今天,他们需要一些脱离当今时代的东西。欧洲代表了经久、古典和高贵,是快速前进的中国有待填补的空白。

欧洲风格在北京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的清朝康熙皇帝就在圆明园建造了一个罗可可式的宫殿。后来中国城市的西化则按照其它样板进行,为了取得苏联式和美国式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古老城市结构被广为打破。先是腾出地方建造代表性建筑和工厂,后来又盖办公楼,为数百万新进城人口盖住宅楼。无论是苏联风格,还是后来的美国风格,都代表了向未来做出许诺的西方,主要代表了物质上要达到的世界水平。…… 今天的‘欧洲热’则正好相反,它要表示的不是物质的提升,而要体现更高尚的生活氛围;它不是显示未来,而是发现了传统。在一个人们从极端粗糙生活中走出的时代,‘欧洲’成了豪华用品。”

中国成了世界第七大工业国,中国的出口总量和外汇储备将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贫富差距加大、官员腐败、民众抗争增多。新德意志报在引用了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以上报告后不禁问道:面对这么多的矛盾,中国社会靠什么来维系?该报写道:

“去年,以胡锦涛为首的领导人完成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经过多年听任社会不平衡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后,重点转向社会和谐和社会投入。至少党的纲领这样说,每个社会成员今后都应分享社会发展的成就,应获得‘和谐社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虽然不能使中国大多数人同样‘富裕’起来,但给人以希望,赢得了人心。

西方世界的公民通过法律寻求自己的权利和国家的保护,而中国数百年来的发展主要带着家庭的印记,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和作用分得一清二楚。家庭中,个人‘自愿’履行由此产生的义务。为此,尤其在困难时,可以获得家庭的保护和支持。当然,工业化和城市化、最近几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特别计划生育,对家庭纽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遇到的原来由家庭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中国领导人对不断发展的‘西化’保持距离,力争在中国社会传统伦理中寻求答案,因为权利太多、义务越来越少会很快危及中国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