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漫谈德国祭祖风俗 | 文化经纬 | DW | 05.04.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清明时节 漫谈德国祭祖风俗

清明节这天,很多中国人遵循传统,纷纷加入“扫墓大军”,缅怀先人。在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德国,人们又是如何纪念先人的呢?

德国科隆市墓地北园一角

德国科隆市墓地北园一角

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晋文公纪念已故友人的传说,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南宋高翥诗中的情景在800多年后的今天仍屡见不鲜。在清明节这天,很多中国人依旧遵照传统,带上祭品在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中拜访已故亲人的墓地,缅怀过去的时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西方人祭拜亲人的方式,选择"低碳祭祀",即以鲜花、蜡烛代替纸钱、鞭炮等等。那么在德国,是否也有类似清明节这样的节日,德国人又以何种方式缅怀已故的先呢?

随意的纪念形式

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耶拿大学的教授赫青格(Christel Köhler Hezinger)。在谈及祭拜祖先的方式时,她说到:"我们没有任何特定的传统,我们有私人纪念、教会纪念以及宗教纪念,纪念方式也与区域及家庭传统有关。但是却没有任何特定的或义务性的规则。但是经常被谈及的是,比如在周日教堂礼拜后,生日或者特定的假日,人们会去拜访亲人的坟墓,这也算是一种习俗。比如在每年11月1日万圣节这一天,很多信奉天主教的人会带上鲜花或蜡烛去已故亲人的墓地,为他们哀悼。而基督教徒则在"永恒星期日",也就是每年耶稣降临节的前一个星期日,为亲人扫墓。与规定俗成的习俗相比,人们祭拜祖先的习惯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意愿。"

在谈及到人们在当今社会新的祭拜方式时,她表示:"在当下,人们祭拜祖先的传统还是没有变,但是在规模上却有变少的趋势。这也是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人们一般不会一直生活在一个地方,因此也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经常去墓地祭拜亲人。而且当今很多人被火化,被树葬,或者被匿名埋葬,所以相关的祭拜活动要比以往难很多。现在人们只是简单地纪念先人,是一种纪念文化。当然其形式也可以完全随个人的意愿,不再像以往一样有局限性了,在20世纪这些形式改变了很多。"

弗朗茨(Franz)是一名墓地管理员,他也告诉记者说:"平时,很多人会来墓地,与他们已故的亲人谈话,或者心灵交流。在万圣节的时候,牧师也会来这里,他和很多人一起为逝者祈祷,他们也许还会演奏音乐,之后大家就回家了。"

请别人代劳照顾墓地

与以往的土葬相比,现在的埋葬方式越来越五花八门。德国殡仪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70年代起,在德国海葬、树葬以及其他殉葬方式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同样,弗朗茨也表明,很多人会选择匿名埋葬。对于亲人坟墓的照看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德国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殡仪公司,殡仪机构,并且每个墓地也会有专人维护。弗朗茨及他的同事们在谈到墓地维护时说到:"每年,我们都要种植2、3次新的花或者其他植物,并且要经常清扫坟墓。秋天,我们会将枯萎的植物拔除,夏天,我们要经常给他们浇水。总之,要保持墓地的整洁。当然有人会付给我们钱。很多人住在美国、法国或者西班牙,我们每年会寄张单给他们,他们再从国外汇钱给我们。他们时而也会来墓地,看看亲人的坟墓是否有被照看。"

充分利用墓地资源

德国的墓地一般都在公园旁边,干净整洁,并且种满了植物。让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座花园。在中国人眼里,墓地常常和庄严肃穆联系在一起,但一位正在墓地里练习气功的德国人却没有丝毫的畏惧。科朗茨(Klanz)笑着说道:"我只想找一块离公司很近的草地,在那里享受阳光。我站在这块草地前面,其他的东西都不能影响我,我觉得这里就是一座花园。只要前面有草地,其他都无所谓。"他还表示,他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练练气功,做做运动,享受大自然。

在科朗茨享受墓地的宁静的同时,一名叫做伊丽莎白(Elisabeth)女士也在认真观察墓地的每个角落。作为"波恩墓地参观游"活动的组织者,她告诉记者此类参观活动非常受欢迎,这次墓地游的票现都已售完。"参观时,墓地管理员将为大家讲解埋葬在这里的人的故事。这里埋葬着很多有名的人,比如贝多芬的母亲,以及他的音乐老师。当你在墓地里走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坟墓。可以看到死者的名字。像在浏览历史照片一样,很有意思。他们就像纪念碑一样,而不仅仅是墓地了。"

作者:梦圆

责编: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