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现理想的世界语 | 文化经纬 | DW | 26.09.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没有实现理想的世界语

9月26日,一年一次的欧洲语言日又再度召开。这次被欧盟成员所推崇的语言则是世界语。今年在德国甚至成立了一个名为"欧洲民主世界语"的党派。党派首推候选人就是德国的诺贝尔得奖者和世界语学家莱因哈德•泽尔腾。在今年7月举行的世界语大会上,数以千计的欧盟成员又相聚在荷兰的鹿特丹。欧洲语言日之际,德国之声记者回顾这门理想主义语言的历史:

世界语牵姻缘

世界语牵姻缘

图片上乌里希-马蒂亚斯和他的中国夫人楠(音译)2005年时在教两岁的女儿读一本由世界语撰写的儿童书籍。2000年,两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语国际大会上相识相恋。他们的女儿从小说世界语长大。世界上,大约有一千人以世界语为母语。

"爱之语"是德国"朋友圈"为世界语起的一个亲切的昵称。组织里的成员们都是一些世界语者,他们宁愿称之为爱的语言,至少比"世界辅助语"那个听起来像根拐杖似的名字要好。他们也很愿意称世界语为"国际语",或者在必要的时候,用一个语言学的名字"计划语"。因为世界语是有固定规律的,好比就像斯瓦希里语,所以也很便于学习。"

Kultur- und Kongresszentrum Esperanto in Fulda

Esperanto: 世界语

1887年,世界语的创造者路德维 希拉撒路·柴门霍夫在比亚韦斯托克--这个昔日属于俄罗斯的波兰城市,把第一本世界语书带到市场。那时,他认为最理想的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那么,世界上将不再有战争。但在目前现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开始学习柴门霍夫创造的这门语言,在当时的劳工运动中,这门语言很快就有了它的追随者。他们开始学习柴门霍夫创作的诗歌,并将这首诗谱成一首正好符合当时时代精神的歌曲。

遭到大语种的排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世界语协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致力于四方游说。在之后一年的时间里,国际世界语协会几乎就要宣布,世界语是世界的模范中立语言。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来自柏林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世界语研究员的德特勒夫·布兰克解释道:"原因是很简单,因为法国的政治家们为了确保法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我们不能忘记,法语曾是国际通用的交流及外交语言。而从20世纪开始,英语又对全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法国在关于语言问题的方面是很敏感的。"

Ludwig Lazarus Zamenhof Erfinder von Esperanto

世界语的发明者

在希特勒时代和斯大林时代,世界语经历了一个黑暗时期:世界语运动在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尤其活跃,然而却受到了大规模的迫害。因为,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是犹太人,而世界语拥护者作为"世界公民"和"普世主义者"肯定是被纳粹还有苏联视为敌人的。

世界语命运惨淡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语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时期,然而却渐渐被英语取代。在冷战时期,世界语还发挥着东西方之间桥梁的作用。世界语青年联合会曾经一度同时被东西阵营的情报机构监视,然而最终,世界语还是没能避免无人问津的命运。即使是作为世界语拥护者的勃朗克,也只是表示谨慎的乐观:"我认为,在加强理解、呼吁民主的语言政策方面,人们对世界语的兴趣有所增加。目前,我们在欧洲是没有民主的语言政策的。"

最起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世界语摇滚歌曲,有世界语文学作品,而特别值得自豪的是,世界性作家组织"国际笔会"已经正式承认了世界语。此外,网络上也已经出现世界语团体。不过,对于让全世界都使用世界语这个终极目标,那些年轻的世界语拥护者已经不再幻想了。他们除了使用世界语外,也使用英语和其他语言。

  • 日期 26.09.2008
  • 作者 Dahmann, Klaus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FPen
  • 日期 26.09.2008
  • 作者 Dahmann, Klaus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F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