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谈欧洲雾霾 | 科技创新 | DW | 18.03.201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科技创新

欧洲人谈欧洲雾霾

巴黎人今天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一方面,空气污染状况有所好转;另一方面,汽车的单双号限行措施也暂时解除。不过,这些天的经历也说明,空气污染绝非亚洲大城市的专利。德意志电台就此专访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主席格鲁特。

德意志电台DLF:欧盟在一项研究中指出,2010年,欧洲共有约40万人因严重空气污染的后果而死亡,比交通事故致死率还要更高。但是,像巴黎这样的汽车限行措施却依然不常见。这是为什么?

格鲁特(Matthias Groote):每当新的尾气排放标准出台之时,汽车工业的游说团体就会登场。然后在百般拉锯之后,新标准变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妥协产物。

欧盟委员会去年12月宣布,将多管齐下治理空气污染,包括新的排放标准、内燃机设计规范等。难道这些措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么?

这倒不至于。这些标准和规范,是我们得以实现治污目标的最低保障。我们将对各种电厂、锅炉、大型建筑设定新的限值。目前,欧五、欧六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已经上路。

但是,您刚才所说的,很多还是将来式?

对,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机动车更新换代,就至少需要八、九年的时间。政府出台的措施,落实到法律层面就需要不少时间。如果欧盟出台的只是指导方针,那各成员国落实到法律,就需要等待更久。等到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最初这些方针带来的成果,恐怕十多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每年40万人死亡,还要再等十多年!那么,各成员国至今没有及时将这些措施落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各成员国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治理污染。意大利采取的措施,当然可以和德国或者法国的有所不同。关键是,大家要重视这个问题。对于细颗粒物污染,我们测的是35天平均值。短时污染指数偏高时,就可以立刻采取措施降低排放,从而让平均污染指数不超标。巴黎昨天采取的机动车限行,就是一种有效的极端手段。

也就是说,只有法国在认真对待空气污染,其他国家都无动于衷咯?您能否明确说出到底是哪些国家?

我再强调一遍: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措施!比如,我们在德国设定了机动车限行区域,同样行之有效。

但是德国的空气污染依旧超标,只不过我们能够忍耐而已。

当然,在某些德国城市,污染确实严重。不过,区域限行、排放新规等措施确实行之有效,只需假以时日。话说回来,面对每年42万空气污染致死率,我也确实希望汽车污染的标准能够再高一点,见效再快一点。

到底谁是污染大户?

一方面是交通领域的污染,比如大型集卡等。另外则还有中小型的燃机。总之有许多污染源。

那么,经济界到底有多大的动力来改善空气质量呢?我一直对此有怀疑。

我认为,环保产业能够创造就业岗位。只要我们 制定的环保减排方案是温和、成本适度的,就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通过欧盟委员会已经公布的一揽子措施,我们承诺将每年空气污染致死人数从40万降低到6万。

您觉得,这个"正面影响"能够说服希腊等国破败不堪的经济界么?

这些国家的经济确实是有严重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医疗开销同样也很大,这多少也是由污染引起的。如果推行更高的环保标准,污染问题就能够逐渐减轻。当然,这需要时间,至少10年左右吧。

格鲁特是德国社民党政治家,目前任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主席。

采访:Nina Brink(德意志电台) 编译:文山

责编:苗子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