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对华贸易策略失灵 法新社与新华社合作 | 媒体看中国 | DW | 14.08.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欧对华贸易策略失灵 法新社与新华社合作

德国《商报》报道中国就欧盟惩罚性关税上诉WTO,将会获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迫使欧盟改变对华贸易策略。《日报》批评法新社与新华社合作。

欧盟对华贸易策略失灵

德国《商报》对欧盟的对华贸易政策提出批评,认为欧盟对中国的螺钉征收惩罚性关税,是在阻止贸易,而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的起诉,显然会获胜。该报援引一位熟知这一冲突人士的话说:"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委员会已经鉴定,欧盟歧视了中国出口商,从而违背了国际商法,这是中国的一大胜利。"

"欧洲人的恫吓策略不起作用了。尽管布鲁塞尔还不认输,欧共体的一位女发言人说:要等到9月份世贸组织的最终报告出来之后,才能知道欧盟是否得改变路线。但是,现在就很清楚的是,总是用新的惩罚性关税来吓唬中国的策略行不通了。欧盟从2009年起对中国的产品征收了一系列的反倾销税,比如轧制线材,铝箔和无缝钢管。可是,中国没有放弃,而是诉诸于世贸组织,这是它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第一次这样做。

对北京来说,目前的冲突只是一个副战场,旨在(实现)一个远远高于螺钉出口本身的计划;中国敦促欧盟给予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有了这个名号的贸易伙伴就会适用世贸组织的另一套规则,…。按照规定,针对一个被列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螺钉行业,欧盟不得征收惩罚性关税。"

该报说:默克尔总理在上次访华期间通过一份共同文件承诺,在欧盟中支持提升中国的外贸地位。"世贸组织的开拓性裁决至少意味着一个道义上的部分胜利, 它证明中国人的指责:欧洲人随心所欲地对待中国。"

"中国一直觉得自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布鲁塞尔不留余地的决策滋生了这种印象。例如,欧洲人12月在意大利的压力下决定延长对中国鞋的惩罚关税。北京视之为保护主义。一个官员说:欧盟所防止的不是倾销,而是有竞争能力的价格。

尽管中国不愿引发贸易冲突的风险,但却目的明确地给以回击:现在正在审查是否准许欧盟的过剩土豆定期运往中国低价销售。"

《日报》批评法新社和新华社的合作协议

针对法新社和新华社最近签署的合作协议,《日报》以"与魔鬼的契约"为题发表评论,称这个合作是一种"奇怪的契约关系",中国的官方通讯社是"政权延长的手臂," "德国的媒体和它一再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

该报说:法新社为一半以上的德国报纸编辑部提供图片,对德国媒体重要的是,法新社发言人对《日报》明确表示,不会一字不差的接受中国的文字材料,只是作为新华社的推销伙伴,对新华社的文字也'只是作为来源使用',充其量只会引用个别段落。

《日报》强调:尽管如此,这个交易毫无疑问地"留下不好的气味"。

作者:林泉

责编:潇阳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日期 14.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naM
  • 日期 14.08.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O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