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梅兰芳》: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采访记者:子亭2009年2月13日

作为当年的京城四大名旦,梅兰芳最为卓越,成就也最高,以至于今天提起京剧,无人不晓梅氏,梅兰芳几乎成了京剧的代名词。尽管誉满天下,梅兰芳的一生却少有人知,也很少有人知道梅婉华这个名字,或许从历史书中可以知道“蓄须明志”,但梅兰芳在盛名之下的生活与内心,却鲜有人发掘。陈凯歌的《梅兰芳》正是希望藉此来探寻梅兰芳的内心世界。

https://p.dw.com/p/GtJc
陈凯歌在梅兰芳拍摄现场图像来源: DW

在影片中,导演重新发现了京剧的华丽,名伶色彩鲜妍的妆扮、优雅动人的手势和曼妙的身段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制片人陈红表示,如果《梅兰芳》仅仅在于表现京剧的美和梅兰芳的成就,反而落入俗套,表现梅兰芳的内心才是导演的真正意图。梅兰芳生活在伶人为下九流的年代,官宦宠养伶人也是当时的风气,影片就在梅兰芳大伯的"纸枷锁"中开场,展现出一种略带哀缓的基调,伶人的命运随风飘零,今日盛极一时,明日可能落魄街头,可谓人情冷暖,都在盛衰之间。

活在其中的梅兰芳深知生活对于伶人的残酷,即使在声望达到顶峰时,这种由高峰坠入低估的恐惧感一直藏于内心,这也是梅兰芳即便大获成功之时,也希望做个普通人的原因。

《梅兰芳》一片相当精致,也不乏亮点,从背景、服装到音乐几乎还原了人们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影片刻画人物内心的感情,也颇为细腻,尤其是邱如白面对孟小冬时的那段话,"谁也不能夺掉他内心的那份儿孤单",堪称经典,而十三燕和少年梅兰芳的角色刻画也相当到位,使人印象深刻。但影片对梅兰芳的内心刻画并不强烈,以致于人们在看完影片之后,很难发现成年梅兰芳的个性。

黎明的扮相和气质虽然近似梅兰芳,但表演却略显呆板。在对于演员的选择上,制片人陈红说:"导演感兴趣的是梅兰芳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切入点和这个方向来看,黎明是最合适的。他是个很安静的演员。梅兰芳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存在的,所以不能去杜撰。梅兰芳身上的沉静和内敛是演不出来的,而导演在黎明身上看到了。第二点,如果找一个默默无闻的仅仅是像梅兰芳的人,他没有做过天王,体会不到梅兰芳那种芳华绝代的气质,因为当时梅兰芳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明星。而黎明曾经是'四大天王'之一,这种天王气质是演不出来的,你要经历了才有。"

对于来自张国荣所饰演的程蝶衣的压力,黎明则相当坦然。他表示,在接到导演的邀请时,自己对梅兰芳一无所知,后来通过大量恶补,才了解了梅先生的一生。他说:"其实外面的批评是正常的,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压力。张国荣是张国荣,黎明是黎明,两个根本就是不同的人物,世人拿来比较是很正常的。我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我就不想那么多了。"

日本演员安藤政信在影片中饰演的田中隆一也可算是片中的亮点。安腾政信说:"导演是在看了我在影片《坏孩子的天空》后,被我的目光所吸引,然后要求我在《梅兰芳》中继续用目光表演。"对他来说,克服语言障碍也是不小的难题,片中的中文对白完全出自他本人。另外,安腾政信对自己表演比较满意,他说:"我相信通过我的表演,观众能够看到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日本军官。作为个人,田中少佐并不认同战争,但是作为一个军人来说,服从命令是天职;他必须面对这种复杂的感情。 " 通过扮演这个角色,安腾政信也表示,自己对中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陈凯歌似乎回归到了京剧,陈红说:"其实陈凯歌的整个创作历程一直没有变,可能大家觉得他放弃和妥协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放弃和妥协是为了他的不妥协和不放弃。"陈红表示,在导演近年来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性的关注,从《霸王别姬》,到《无极》,直到今天的《梅兰芳》,尽管情节不同,但都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梅兰芳》不能被视为一种回归,而是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