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130709 Ausstellung DDR Übergang

2009年7月21日

德国首都柏林有无数个关于20年前柏林墙被推倒那段历史的展览。但柏林艺术学院则另辟蹊径,举办了一个反映1989年之前, 即两德统一之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老百姓日常生活和艺术追求的摄影展览。这个题为"过渡社会"的展览,用大量图片和录像展示了1980年到1990年期间,前东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https://p.dw.com/p/IrgV
展览会里的一张照片图像来源: AdK

海克勒看上去大概只有16岁。她身穿一件过于宽大,上面镶着铆钉的皮夹克,下面是一条黑色的超短裙。照片上,她的胳膊懒散地向下耷拉着,投向照相机镜头的目光也显得不那么自信。她那染成淡黄色的,被发胶一撮撮固定的头发,直愣愣地伸向天空。

海克勒是东德后期的一位庞克。1982年在前东德莱比锡版画和书籍装帧艺术学院学习的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娜·埃斯勒的女大学生,为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拍下了这张照片。她说:"对于我来说,那是个紧张而令人兴奋的年代。那时我还是个大学生。对任何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当时虽然一些展览被禁止,但我们仍然敢于向权力发出挑战。"

庞克海克勒的照片醒目地悬挂在艺术学院展览大厅的墙上。这张照片旁边挂着一家国有洗衣店女工们的肖像,还有反映柏林统一前一天柏林大街场景的照片,以及一位在电影院中喊叫的男子的照片。这个展览共展出了17位摄影师拍摄的近500幅照片, 真实地纪录了两德统一前夕,东德的那段历史。

柏林艺术学院院长克劳斯·施泰克说,这个展览从开始计划时,就有意避免同其他有关两德统一题材的展览相雷同,"所有这些照片反映的都不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重大历史事件。 但通过这些照片参观者可以对1989年之前的东德有一个大致了解。通过这个展览大家能够发现,前东德后期并不是到处充满了毫无生气的灰色,那里也有人敢于通过绘画和照片表现无政府主义思潮。"

所有展出的照片有一个共同点:不装腔作势.每张照片都特立独行,而且客观。这些照片都同前东德时期所宣扬的意识形态形象语言理论背道而驰。细细欣赏照片还可以发现,无论是庞克海克勒,还是洗衣女工,大家投向照相机镜头的目光都带着一丝忧郁。

展览会负责人马蒂亚斯·弗吕格为展览会精心挑选了这些照片。他说,照片同文字稿和电影不同。当年东德的新闻检查人员很难找出理由来封锁照片的发表。因此当年在东德的大学校园,艺术家工作室,私人画廊里都半公开地举行各种反潮流的图片艺术展。

在展览会四个大厅中的一个厅里,正放映着编导托马斯·海瑟拍摄的多部电影纪录片。人站在大厅中间,只能听到各种混杂在一起的声响,听不清究竟说的是什么。但是只要接近其中的一个屏幕,就能听清画面音:1984年一对新人举办婚礼,1985年一位年轻人报名当人民警察······

在这里,同样看不到所谓的英雄史诗,电影画面捕捉的全都是一个行将解体的社会里日常生活的各种不同场景。

柏林艺术学院的项目负责人约翰内斯·奥登塔尔认为,如果没有东德后期艺术届人士的推动,柏林墙被推倒是不可能的,他说:"人们希望变革,希望改变社会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支柱。没有这个支柱,柏林墙1989年被推倒是不可能的。"

作者:Benjamin Braden / 韩明芳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