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前进甘肃 水危机仍难解决 | 科技创新 | DW | 22.04.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科技创新

新能源前进甘肃 水危机仍难解决

提到甘肃,人们总会联想到狂风,沙漠和黄土。现在,那里是中国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一产业解决了两万人的工作。由于对于风能和太阳能设备的需求旺盛,这里必须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

In China boomt die Windkraft. Der Ausbau der Kapazitäten übertrifft schon jetzt die kühnsten Erwartungen, Tendenz steigend. Das Bild wurde von Xiao Xu am 02.10.2009 in Hebei aufgenommen.

中国风力建设方兴未艾(资料照片)

甘肃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坐落于古丝绸之路名城酒泉市郊,园内矗立着一座座气派十足的清洁能源装备工厂。虽然该产业园仅有两年的历史,酒泉的能源官员声称这里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碳能源生产中心。产业园生产的产品包括涡轮,叶片, 塔筒,塔架,软件及其他风力发电部件,每年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0兆瓦。产业园以北是一个大型的风电场,该场延绵数十公里,装有5000多架风涡轮机。

新能源产业园办公室助理,25岁的陈晓燕(音译)介绍说,华锐科技,金风科技,东业方电气,中材科技以及其他21家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均已在此开工生产。其中两家企业还将生产光能设备,以适应甘肃省不断发展的光伏发电产业 的需求。在回答蓝圈工作人员的采访中,陈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有十家新的企业在该基地设厂,届时这个基地的工作人员将达5万人。

"我们这里就做这个,"她耸耸肩说。"我们生产能源。"

甘肃事实上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清洁能源区。据甘肃省政府提供的数据,甘肃对风能发电的投资已达180亿美元。酒泉市发改委副主任吴盛学(音译)介绍说酒泉为新能源产业园所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这里的发电总量能达到20吉瓦。(注:一吉瓦相当于1000兆瓦。)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公司在酒泉开设了占地4万平方米的工厂,员工1000人,去年叶片装机达2400张。在新能源产业园,规模相当的叶片生产商还有另外两家。一个风涡轮机配备3张叶片,这三家叶片生产商每年可装配2400台风涡轮机。

目前甘肃省已经建立数百家风电场,投入使用风涡轮机5500台,计划未来还要再安装数千台。风电场设在沙漠中心,每一风场通常建有500架风涡轮机,必须配备15到20个工作人员,甘肃省已为这些工作人员在沙漠中建了临时宿舍。

甘肃的敦煌是中国艺术和旅游名城,这里也是甘肃的太阳能基地,中国国投集团下属的10兆瓦容量级光伏发电示范站就设在那里。这个建立仅一年,耗资达1800万美元的电站是连接到中国输电网的第一家太阳能发电厂。该站坐落于中国阳光最充足地区,每年运行3000多小时。

该厂的总经理是42岁的工程师任涛,他也是水供给和能源生产专家。他说,"我所面临的挑战是证明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生产出低成本的充足的电量。我们国家要在发展的同时降低污染,减少水消耗,促进社会进步,绿色能源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在马路对面, 矗立着另外一个1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该站由广东核电集团太阳能开发公司建造,于2010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到今年年末,预计甘肃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0兆瓦。

除甘肃之外,中国还有六处风能基地和八处太阳能基地在建中,他们大多位于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古,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各省。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还在大量兴建利用海水做冷却水的核电站。

***Nicht für CMS Flash-Galerien verwenden*** A worker builds biological barriers using hay to create grid patterns that stabilize sand dunes and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in the Tengger Desert, Minqin, Gansu province, China, 20 October 2008. Located in the arid northwest, Minqin county is surrounded by the encroaching Tengger and Badain Jaran deserts in the east, west and north. The county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China's sandstorms and groundwater levels are dropping about one meter every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pent billions of euros since 2001 trying to prevent further invasion of the desert in Minqin by introducing vegetation and planting trees. Threatening an estimated 400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desertification has been exacerbated by land reclama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vergrazing of livestock. EPA/MICHAEL REYNOLDS +++(c) dpa - Bildfunk+++null

中国近年的清洁能源政策

2005年,中国制定了世界上最积极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到2020年,全国能源总需求的15%将由风能,太阳能,生物量能以及水利发电供给。

由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上升,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2005年后中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国内企业开发耗水量更少的清洁能源。2007年,中国制定了新的节水目标,要求工业和农业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削减20%的水量消耗。2009年,该目标提高到了60%。

中国政府还规定,纳税人必须在水电费之外缴纳少量附加费,以分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政府除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提供低息贷款之外,还要求电力公司必须向他们购买电力。政府还规定再生能源生产商所使用的风力涡轮机组件70%必须向国内制造商购买,此举意在保护中国本土制造商。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全世界前15家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中,就有5家来自中国。

中国给太阳能产业也制定了类似的优惠保护措施。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领先国家。

新能源开发不能解决中国缺水问题

中国国家能源局预测说,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发电总量将翻两番。2010年该总量为53吉瓦,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230吉瓦。 另外一个非碳电力来源是水力发电,中国2010年的水电量为213.4吉瓦;据中国政府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水力发电总量将上升到400吉瓦。

然而,中国对电力的需求上涨迅速,对新电力技术的庞大投入并不能象许多人预期的那样填补这些需求缺口,对于节约淡水的作用也不大。政府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所需电力将达1900吉瓦,届时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发电总量只能达到该数量的13%。

据专家和政府预测,到2020年底,所有的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电站将取代大约100家大型煤炭发电站,每年将节约35亿立方米的淡水,并将减少75亿吨温室气体的排放。

然而,作为一个日渐干旱的国家,2010年中国的淡水消耗量为5910亿立方米,未来十年中,这个数字将以每年400亿的速度增长。年均水消耗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煤炭开采量的增长。

去年中国政府承诺投入7380亿美元开发非化石燃料发电技术,这一投入将迅速启动中国向清洁能源经济的转型。目前中国各地已投入使用的太阳能和风能电厂已经为成千上万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无可置疑地证明清洁能源业能够刺激就业增长。这也向美国及其他国家发出一个信号,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运用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发电,经济学家们预测此举每年将为中国增加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然而,清洁能源工业的发展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持续减少的淡水储量之间的冲突。未来十年以及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太阳能,风能和海水冷却的核能发电站所节约的水量远不够解决中国的水短缺问题。淡水短缺已成为套在中国煤炭生产及煤炭燃烧行业的绞索,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及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olas Lardy)说,"终有一天中国将陷入淡水危机,中国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推迟那天的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是"中国之瓶颈"系列英文环保文章之一,由德国之声中文部编译成中文。该系列文章由位于密西根州的蓝圈组织( www.circleofblue.org)和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伍德罗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www.wilsoncenter.org/cef) 合作调研并撰写。蓝圈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旗下由权威研究人员,科学家和通信设计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制作有关全球淡水问题的多媒体报道。作为伍德罗威尔逊中心旗下的一员,中国环境论坛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科研专家,商界人士,非盈利组织和政府官员架设交流平台,就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挑战进行对话。

作者:Keith Schneider 编译:悠然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