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交友网站的商业运营模式 | 文化经纬 | DW | 13.04.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探寻交友网站的商业运营模式

社交网站Facebook近日又创新高:全球共有1.75亿用户通过该网络社区保持联系。但是另一项公告却令人有些望而却步:二月中旬,Facebook修改了它的使用条件,其中包括,无限制地存储和使用用户资料--即便该用户已经退出社区服务。不过,义愤填膺的网民很快就迫使Facebook作出让步,取消了对信息库的自由支取权。

交友在诸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点一下鼠标,就能免费认识新的朋友。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也要赚钱,因为编程员、服务商、市场营销都是所费不赀,特别是对一个用户过百万的大网站而言。

不必惊讶,个人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一些数据保护者估测,社交网站的个人隐私的市场价值多达2000亿美元。然而,意识到这一点的用户却只是少数。

当记者问道:"Facebook能用你的资料赚钱吗?"不同人的回答分别是:"噢,不,千万不要。我可不想让我的信息到处流窜。""不,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假如他们想这样,我倒是无所谓。反正我也是要往里贴照片的。""不要直接销售,间接卖给广告商倒是可以的。不能直接卖给第三方,然后再来滥用我的资料。"

欧洲目前有超过5000万用户活跃在网络社区。市场调研显示:这一数字到2012年还要再翻一番。根据Forsa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今天的年轻人已有三分之二的多数会把图片和文字贴进社区空间。还有一些人干脆存入全套的通讯录。

这可是媒体报业集团、各大杂志社梦想的广告资源。

不过,报纸、电台或电视台惯常的广告策略并不适用于网络社区。因为,Facebook、Myspace等交友网站的用户很少阅读,他们只是跳来跳去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明斯特大学的信息系统学教授贝克尔(Joerg Becker)认为,网络社区在某种意义上是近乎完美的媒介:"网络社区能够有的放矢地向特定用户发放广告。也就是说,每一名用户都在社区注册了他的个人特征,多大年纪?在哪个行业工作?是男还是女?这些信息往往被网站运营商用来向他发放特定类型的广告。"

网站运营商通过特定的关键词来对用户信息进行系统过滤。例如,经常谈论攀岩的网友会被归为室外运动器材商的目标客户。健身爱好者的资料对于体育器材商来说可谓是一个宝库。

德国凯泽斯劳腾应用技术大学的信息学教授斯拜克认为,网络社区服务商的基本理念就是自由支取信息。但个人的隐私必须受到保护。"当今的网络社区就是建立在"数据卖淫"的基础上。在我看来,目前总体上的这种商业运作条件是完全违反道德的。也就是说,个人资料完全转移到了网络平台的运营者手中,与此同时,责任却几乎全部转嫁到了用户身上。"

斯拜克坚信,如今的这些近乎处于垄断地位的网站运营商很快就要让位给非商业竞争者。斯拜克本人就在和他的学生一道建设一种非商业性的网络社区--名字叫作"你好世界"(Hello World)。私人信息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并且对非朋友关系的他人加密。

在媒体发动的大举攻势之下,17家网站运营商同欧盟委员会签署了自我约束协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资料。斯拜克说:"基本上来说,欧洲的数据保护者从两年前开始尝试施行相关的最低标准。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监控平台的独立性。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家网络社区真正地重视或者执行这些最低标准。"

欧洲国家政府很难向这些成功的网络社区发难,因为他们是按照美国模式建立起来的,从法律上来说无懈可击。但是,这些社区背后的互联网集团也逐渐意识到:只有真正取得用户的信任,交友才能持续下去。

作者;Richard Fuchs / 苗子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