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大屠杀文学”的发展轨迹 | 文化经纬 | DW | 27.01.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战后“大屠杀文学”的发展轨迹

应该如何用恰当的文字来描述集中营生活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犹太大屠杀只能被当作事实来报道,但是却不能够写成小说。第一批劫后余生的作家正是如此,只是把他们的回忆写下来。可是见证人都慢慢离我们而去。因此,近期一些年轻的作家以此为题撰写小说。

铁丝网后的孩子们

铁丝网后的孩子们

1945年1月27日意大利人普里莫.列维从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解救出来。回到家中后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在德国集中营里种种惨无人道的经历公之于众,后来他就记录下了那些回忆。

普里莫.列维是第一个出书讲述个人经历的奥斯威辛幸存者。他的作品《如果这也能称为一个人》出版于1947年秋天。尽管在当时这本书完全没有受到关注,并且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可是目前它已经公认是大屠杀文学的基本著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事实阐述和事后回忆反思之间无以伦比的平衡性,使该书被认为是所有描写集中营题材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近十年来,描写大屠杀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德国历史学家阿斯曼说,过去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因为回忆是一个不断改写往日经历和对这些经历重新解释的过程;同时还因为思想包括对发生事件的不断阐释。所以大屠杀幸存者当时的所见所闻和他们事后的文学创作不能划分出明确的界限。

见证者本人以虚构情节来代替记录回忆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每一种文学化的过程都表明要建立一种艺术的距离。直到2002年伊米鲁.凯尔蒂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种产生于上个世纪后半段的回忆文学才得到最终承认。如果要现存的记忆不被遗忘,共同的回忆不要消失,那么它就必须从自传性回忆转型为文化性记忆;个人的回忆就必须从一个时期的见证转变为长期的文学形式。

因此,人们不应该阻止年轻一代的作家通过历史文献去撰写他们自己的文学作品。事实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出犹太大屠杀文学的结构变化。不是只有那些幸存者描写大屠杀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亲历者陆续死去,所以涌现出了大批不是记录自己的经历,而是描写别人回忆的作家。增加了许多通过二手材料撰写的回忆文学。

当直接的回忆存入档案,见证人离开的时候,那些后辈们凭借间接的回忆踏着前人的足迹。大屠杀成为可以自由商讨的题目,成为艺术甚至商业的题材。我们处于从写实到虚构,从亲身经历到仿效想象的过渡时期里。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一种大屠杀虚构文学——从辅助参考书籍到语言艺术作品,甚至于到商业化。当犹太思想想要保持它的有效性的时候,首先被期待的是有质量的文学作品,然后是商业化作品——这一点必须被容忍,正如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的警句那样:遗忘延长了流亡;记忆才是救赎的所在。

(文学评论家琪格里德.勒夫勒)

DW.COM

  • 日期 27.01.2005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AdM
  • 日期 27.01.2005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A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