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电影人在中国举步维艰

2010年5月2日

中国对德国制片人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国家。那里有许多题材值得被搬上银幕,德国观众也一定会它们产生兴趣。但在中国拍片绝非易事,会因此遇到许多麻烦。电影审查,拍片审批加之德中剧组人员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不仅费钱,也很耗神。

https://p.dw.com/p/NARt
中外影片大战中国市场图像来源: AP

凶手是一名中国人--至少在瑞典著名作家贺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的小说《中国人》里是这样安排的。这部重点披露中国腐败和滥用职权恶习的小说目前正被德国黄鸟(Yellow Bird)制片公司拍成电影。尽管小说情节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北京,但制片人决定,在台湾拍摄这部电影。制片人奥利弗·申德勒(Oliver Schündler)解释说,影片中批评中国政府的内容以及中国官方的电影审查机制很可能会成为影响制片公司获得在中国拍片许可的一大障碍。他表示:“即便我们在中国提出的拍片申请获得批准,也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拍片许可随时有可能被撤回,所以我们作出了另外的选择。”

Buchcover Henning Mankell Der Chinese
贺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的小说《中国人》德语版封面


与中方同行合作 开辟中国市场

对德国制片人来说,很难在中国将制作完毕的影片投入市场,因为中国每年只允许放映20部国外影片。由制片公司美琪(Majestic)参与拍摄的影片《拉贝日记》讲述的是德国人拉贝帮助中国人的故事。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保护,使他们摆脱日军的虐杀和残害。由于该片是与中国华谊兄弟公司共同拍摄制作的,所以它得以被作为中国电影,进入影院。 《拉贝日记》制片人之一赫尔曼(Benjamin Hermann)尤其对拍片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记忆犹新。它影响了拍片的速度,也因此延长了原定的制作时间。赫尔曼认为,最困难的是前期准备工作,他说: "事实上,我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游说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我们很难直接找到决策人,跟他们交涉。决定是否允许我们拍片的有很多人,在不同的重要岗位,对我们来说,那里的官僚机构实在是太复杂,根本就看不透。"

Deutschland China Film Ulrich Tukur dreht John Rabe in China
电影《拉贝日记》的剧照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Majestic Filmverleih / Tomoko Kikuchi

影片拉贝日记取得了成功,票房也很可观。所以事后,赫尔曼对在中国的工作还是满意的。尽管如此,他表示,如果再次拍片的话,他会改变一些做法:"我们一定会将拍摄过程分开进行,一部分在摄影棚里完成,一部份在室外拍摄。我们可以在欧洲或是德国可以控制的条件下完成摄影棚里的拍摄。"

拍摄记录片更加不易

希望在中国拍摄记录片的制片人遇到的困难就更大。2002年,拉尔夫·昆克(Ralph Quinke)曾在中国拍摄了一部反映文革的电影。制片小组从一开始就知道,文革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政治题材,所以无望获得拍片批准。昆克回忆说,那时,他们只好使用小型摄像机,进行秘密拍摄:"我们主要在有很多游客的地方秘密拍摄,比如在北京的紫禁城或是上海的外滩一带。因为我们在那里不显眼。我们只带了简易的三脚架,我们看起来就像是普通游客一样。 "

Pressefoto zu Bildband Roter Nachrichtensoldat
拍摄“文革”题材的电影比较棘手图像来源: Li Zhensheng/CONTACT Press Images


然而在中国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他回忆道: "有一次,我们被人发现了,只得接受查问。问话时间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才被放了出来。当然,他们没有没收我们相机和胶卷。"

幸亏一名中方摄制组的成员说服有关当局相信他们是普通游客,所以那次拘捕事件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Christpph Ricking/祝红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