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分析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 经济 | DW | 18.02.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德国专家分析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据2月17号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于去年12月份出售了340亿美金美国国债以后,在持有量上已经不再蝉联第一的位置。日本继2008年9月被中国取代后又坐回了美国第一大境外债权国的交椅,12月份买进美国国债115亿。中国出售美国国债这一举动是中国政府出于经济还是政治上的需要?对中美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德国之声记者就与此事件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亚洲经济问题专家费多丽(Doris Fischer)。

德国之声:中国这次出售美国国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费多丽:.现在报道上提及的关于中国大量出售美国国债的情况其实是去年12月份的事情了。这个事情也就应该被划分到去年里。售出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一方面中国政府确实因为巨大的美国国债持有量而考虑应该适当的减持,而且它也是想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而做出如此举动,量不是很大,只占很少的百分比。同时在美国与中国就很多问题有分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想表明购买美国国债不是它长久的必然选择。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的这种举动是出于政治层面上的还是经济层面上的需要? 

费多丽:我觉得两方面都有,经济上中国确实担心美国现有的经济政策有多稳定,经济危机在美国会继续产生哪方面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经济政策不满意,在相关政策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这种调整存在,也是一种温和的调整。但中国也借此向美国发出了政治信号,告诉他们,你们看着,我们还有别的招儿。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布的数字能够产生这么多的头条报道,也同时让中国能看到美国以及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反应。但是整个事件是有一个时间差的,不是说中国政府昨天刚刚公布了减持数字。这个数字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所以我们不能过多的解读它。

德国之声:不管是出于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考虑,您认为中国找到了正确的切入点了吗?

费多丽:面上来讲,中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这个切入点)。美国现在的处境比较艰难,它需要继续负债来度过危机, 而且也需要愿意接手他债务的人。从长期角度来讲,我不是非常肯定中国是否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切入点 。如果中国内部真的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它就必须考虑到自己在美国可能会长期扮演一个极度负面的形象。这是中国政府不愿意,也不可能愿意看到的。也许这对于中国来说不如十年前那么危险,但是中国也好,世界也好,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中美关系的未来应该是朝着缓解冲突的方向发展的。我们现在虽然看到一系列诸如美国对台军售,达赖喇嘛这样的事件,可是减持这一事件是去年十二月份发生的。所以我们不能对其过分解读,这不是说中国美国吵起来以后你一拳,我一脚。而且中国过去一直在减少美国国债的购买量,这个趋势之前就有,不是说到去年十一月份还都是增持,突然在十二月份减持。中国也是想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有很多分析家说中国正是因为当前与美国的这种关系而很难做到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如果真是这样,那减持也不失为中国经济上减少对美国依赖的一种好办法。

德国之声: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买走了美国的国债,它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来这样做的呢?

费多丽:在这方面确实有说法提出这是一个混合了经济目的以及政治目的做法。日本基本上对美国的高债务政策不采取批评态度,因为它自己也是一个高债务国家。日本的这一做法当然也会被许多人认为是其向美国靠拢并且向中国表明立场的举措。我个人却不会对此做过分的解读,因为这里面涉及的量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非常小,如果接下来的半年还都是这种中国卖,日本买的情况,那时我们才可以说,哦,这里面着实还有别的意义,但是光看这一个月的数字,确实没什么好多想的。

德国之声:有些中国媒体说是美国逼着中国卖国债,再让日本欧洲等盟国再以较低的价格买回,以减少中国手中的筹码。对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费多丽:这个听起来有点像简单的阴谋论。美国现在的情况怎么能逼着中国卖自己的国债呢?那中国要是就是不卖呢?这没什么道理,美国也做不到这一点,这完全就是一个简单的阴谋论。我也想不出来美国用什么手段能达到如此目的,这也完全与我们刚才说的中国政府是出于自身考虑而为的说法相驳斥。我在中国的媒体里没有看到这些,但是我知道阴谋论的市场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关于中美两国的问题上。这在我看来毫无根据。

德国之声:中国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到自己?

费多丽:现在的这个相对于总量来说这么小的量不可能产生什么损害,如果产生损害,也只是因为世界在对此事件夸大解读的前提下,可能会指责中国以此对美国对华政策施压乃不公平之举。但是我觉得这种解读比较夸张,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试探,试探市场的反应。中国现在的处境也不是非常好的,汇率是一个一直困扰它的问题。中国没有意愿在长远意义上削弱美国以及其货币。这会影响到中国自己的出口产业,它也寄希望于一个自由的全球贸易环境。这种环境也是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所以这次出售行为最多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试探,不是大规模抛售,还没有达到对它自己能产生损害的量。如果中美之间的冲突真的越来越多,我们应该首先站出来阻止这一趋势的发展,因为它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损害。 把这方面的问题无限扩大对谁都没有好处。

德国之声: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经济强大的美国,反之亦然。中国政府出售国债这一举措会不会影响到两国之间的某些平衡关系。

Doris Fischer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亚洲经济问题专家费多丽(Dr. Doris Fischer)

费多丽:还得说,这从量上来讲根本不可能,这个量相比来讲太小了,不会对两国的关系产生影响。总的来讲现在还很难确定美国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危机,同时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美国。但又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事情指指点点。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美国越强,对中国的指导力度就会越大,至少它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金融危机也显示了,美国的经济政策也不是无可挑剔的。所以中国政府也希望美国不要老是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姿态。但是它做出伤害美国的事情也是没有意义的,现今两国的这种相互依靠的关系已成定局,不只是因为中国有美国的国债,这其中也有贸易关系,投资关系,以及国际社会层面上的合作关系。中国觉得美国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是多么的需要中国,反之亦然。这是经济上的一个小动作,而且也有它的道理 。哪怕我说的话可能没有什么料在里面,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不用把这个事情放大再解读。因为如果这样,我们可能会促使一些原本没有那么强烈的冲突变得很强。因为这个事情就是中国政府试探性的一种尝试,如果反应强烈的话,这种冲突就会变本加厉的发展。中国2005年调整汇率的时候也是从一些小动作开始的,就是想看看市场的反应。这种反应越敏感,中国政府以后就越不敢推出一些也许是必要的政策。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现在又出现了这么一个数字,虽然它说的是去年十二月初的事情,但是这里面对其夸大解读的危险是存在的。

作者:任琛

责编:谢菲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