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寻找偶像的中国年轻人

2008年10月24日

中国现在的年轻人追星的狂热和“换星”的频率让上一代人摸不着头脑,但只有一个“明星”在中国是超越代沟的-毛泽东。“蹦迪”的一代的中国年轻一代与跳“忠字舞”的上一代以自己的想象或者回忆为当“毛粉”寻找着理由。

https://p.dw.com/p/FgFE
图像来源: AP

德国基督福音教新闻社记者克里丝汀.库普弗尔来到北京街头,她想了解中国现在的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看看他们在追求什么,以什么为榜样。

在北京城北一个过街地下通道里,一个叫赵荣誉(音)的小伙子抱着把吉它在忘情地演唱,他那有些苍凉嘶哑的声音在破旧的通道墙壁上回荡,他的旁边坐着些卖小玩意儿的小贩。偶尔有过往行人会弯下身来给赵摆放在地上的帽子里放下些散钱。今年23岁的赵每天下午四点准时来到这里开唱,一唱就唱到晚上九点。他对女记者库普弗尔说,他要用歌声打动过往的人,让他们从忙碌奔波中暂时停下来。这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说,他的偶像是北漂歌手张艾文。张艾文是谁?赵告诉库普弗尔,今年30岁的张艾文在经历过一次车祸后告别了放浪不拘的生活,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和爱情而奋斗。张艾文的故事让赵很感动,他像张艾文一样离开了家乡来到北京,在漂泊中寻找自己的梦想。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青少年们的偶像世界也同样让人眼花缭乱。歌星、影星、球星、老板甚至中国历史上的武夫们都能成为追星对象,类似“超女”和“快男”的选秀节目制造出星星数量之大和速度之快,让“粉丝”们无所适从。星星之多,可以亮原,但超级偶像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1976年就已经去世的毛泽东。毛统治中国的时代,谁家没有一本“红宝书”?所以用今天的词汇来说,文革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了“毛粉”。毛去世20年后,他依然有着庞大的“粉丝”军团。根据2005年在中国青少年当中做的一次偶像排行榜在线民意调查,毛泽东排在第一位,参加问卷调查者给出的理由是毛为中国社会做出了伟大贡献。

街头歌手赵荣誉也认为毛是个“伟人”。但是他的偶像是他爷爷,赵告诉德国记者。他说,他爷爷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最关键的是,他爷爷很懂他,支持他的音乐追求。他说,他的榜样是北漂歌手张艾文,但他的人生偶像是他爷爷。榜样和偶像是两回事,他说。

一个街头报亭的女主人告诉德国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偶像上越来越挑剔和任性,这从她的报亭贩卖的二十几种青少年杂志上就能看出来。这位年纪40岁上下的妇女说,这五年来韩国歌手和影星最流行,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来自日本和港台的明星也很吃香,而被中国青少年追捧的西方明星大多是体育界明星,娱乐明星比较少。

在北京崇文门教堂,记者库普弗尔还遇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中国女孩子。这两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孩子已经信教四年了,平时喜欢做社会义工。她们虽然也像其它同龄人一样喜欢周杰伦,但是她们的偶像并不是娱乐界的明星,而是那些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救援的英雄们。“勇敢和无私的普通人才是真正能打动我的人,我会用以他们为榜样”,其中的一个女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