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富国倒牛奶 穷国却挨饿

Ute Schaeffer2008年6月5日

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峰会期间,与会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发出呼吁,要求人们为世界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广泛的紧急援助,为那里的农民发放种子和农具,从而避免使更多居民忍受饥饿。非洲国家、世界银行以及联合国的代表们对此持同一立场。

https://p.dw.com/p/EE3M

差异之大几乎是举世空前的:当欧洲的奶农为了提高牛奶的价格将牛奶大桶大桶地倒掉的同时,过去数月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牛奶价格急剧攀升,致使那里的居民无力购买。由于国家的农业补贴,欧洲的奶酪堆积成山牛奶流成了河,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饥民的人数却有翻倍的危险-也就是说从现在的8亿增长到不久后的20亿。

这一数字上的比较足以显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所谓的世界经济秩序根本无从谈起,这是不公正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莫桑比克、喀麦隆和加纳贫穷的农民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借助诸如联合国粮食组织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借助这些组织召开的相关峰会。但在相关峰会上,这些弱小国家没有自己的声音,所以峰会的结果也不会令人感到满意。比如,近来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就是一例:峰会期间,与会代表们宣布,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但这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意向声明而已。毫无疑问,农业政策是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议题,多年来,农业政策亟需具体的政治步骤,从欧洲国家的农业补贴,到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农村发展问题等,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亦如从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过去数月的发展加大了政治层面的压力:食品短缺已不再是人道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在世界所有地区,贫穷和饥饿均对发展、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即便在欧盟数年来不断斥资的榜样国家,粮食危机也面临激化的危险。比如与其它非洲国家相比,农业得以发展,居民实现自给自足的喀麦隆。南非发生的排外骚乱也首先是贫穷和落后的结果。

解决饥馑和食品短缺的问题是一项政治任务。但国际社会却依旧无法减少贸易壁垒和农业补贴,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准入创造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发展大多不被视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恰恰在这些国家,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为什么资源丰富的尼日利亚的北部地区依旧贫穷和落后?为什么肯尼亚一再发生饥荒?从总体来看,饥饿纯粹是分配不均问题,也因此涉及到政治责任问题。在爆发内战和独裁统治的国家-津巴布韦和索马里,居民饱受疾苦,忍饥挨饿。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则得以将其食品产量提高十倍,从而确保绝大多数居民的食品供应。如果出台相关政策的话:那么人们还可以修建基础设施,马路和运输线路,也可以有目的地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人们并没有这么做,再次以喀麦隆为例,官僚和自诩为社会精英者们从发展合作项目中中饱私囊,将数十亿援助资金揽入私人的腰包。

人们绝不能对此置若罔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罗马峰会上的明确表态以及所有相关组织的精诚团结均令人颇感欣慰。饥饿问题已被列入政治议事日程,罗马世界粮食峰会的代表们对此达成共识。世贸谈判不能失败。令人高兴的是,意大利宣布,饥饿也将成为明年召开的8国集团峰会的首要议题之一。饥饿在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眼中被视为他人的问题。然而,数月来的全球抗议浪潮足以显示,不有效克服贫穷和饥馑,它就将很快发展为安全问题,而且会对大家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