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自我而抗争的小村 | 文化经纬 | DW | 04.07.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为维护自我而抗争的小村

捷克波希米亚地区的村庄-因德日霍维奇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抗争的氛围中,但它仍然保有极为朴实而纯净的田园风貌。该村庄的居民认为,这种景观正如实反映出当地的民情,他们将努力维护村子的这种自然面貌。更确切地说,就是该村拒绝官僚主义的污染,只欢迎那些不破坏和谐与大自然的人、事、物。

被白雪覆盖的捷克小村

被白雪覆盖的捷克小村

最迟在当地复印机因不胜国家官僚主义的负荷而彻底报销的时候,乡长帕维克认识到了官僚主义的为害之烈:"我们总共复印了7万份文件,有必要吗?我不需要,居民和行政部门也不需要。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是布拉格各行政机构和官僚主义者的诸多表格把我们给淹没了。"

有长达半年的时间,乡长帕维克对来自布拉格的邮件置之不理-但无济于事,他说:"国家并不很善待全国各地的人民百姓。国家有如一台机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针对着人民反向操作。我似乎更倾向于将部份权利托付给欧洲。"

但村民一致认为,他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比如发电。类似这种替代性的想法,乡长早在流亡德国期间就产生了。

乡长的这一方案也是为了使因德日霍维奇村告别无所作为的状态。乡长帕维克表示:"我总主张全球性的战略眼光,要将全球思维在地区中落实。但政治家的做法经常却是恰恰相反。社区最自然的组成结构就是家庭、朋友和邻居。"

根据这个理念,地方政府在当地建立了一套完美的乡村生活模式:例如安装了热泵的生态住房、家家以水井取代自来水管等。有些村民甚至认为村里的建设仍然过于现代化,从而直接采用19世纪的农业经营方式。

但村里绝大多数居民已进入了21世纪。那里的图书馆成为希望进一步优化当地环境居民的生态咖啡馆和聚会场所。他们对许多当代设施,例如大型电力康采恩等已感到无法忍受。居民梅兰妮说:"村里居民尝试自力更生,不依赖供水和取暖系统,而是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水井和污水净化设备,并烧柴取暖等种种回归自然的做法。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们。"

梅兰妮和斯特凡·马特捷卡这对德国和捷克联姻的异国夫妇,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了因德日霍维奇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捷克和德国旧日的仇恨早已成为过去。斯特凡表示:"我认为,人们最关心的是地方政策,而不是布拉格或布鲁塞尔的政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当地政府的作为。"

无论是老住户或新迁入的村民,他们都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所有陌生事物持怀疑态度。出于兴趣,村里的老住户也开始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了解。

一位村里人说:"是的,我们家里非常暖和。"而另一位则表示:"但我们家不暖和,不过,只要我们围着房子跑两圈,也就不再觉得冷了。"

但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赞同乡长所提的方案,比如聚集在广场上或消防站的年轻人就对此不感兴趣。许多年长的村民担心,满脑子都是新想法的乡长会因此而忽略一些细节。

对许多村民来说,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找不到工作,这样生活就无法继续维持,村民必须另谋出路,村子也就没有了生气。因此,政府必须设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才能解决问题。也有居民认为,乡长并不关心村里老住户的需求,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吸引更多新居民来村里落户。虽然如此,上次选举并未受到影响,大多数村民为了支持当地的独立性,还是把票投给了帕维克乡长。然而,光凭侥幸并非长久之计。帕维克乡长指出:"什么都事有它的界限-村庄发展不能漫无止境。我曾一再开玩笑说:数到999的时候就该停止。也就是说,村庄要有村庄的样子,这样才不会落入非驴非马的境地。"

一个为维护自我而进行抗争的村子,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它完美的田园风貌。

作者:Karin Kails/祝红/杨家华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