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越来越贵"

2011年6月2日

《德国金融时报》报道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由于中国的工资成本上涨,廉价生产的优势不再。此外,中国的工资压力越来越大,也势必会在西方国家加速价格上涨,这是来自中国的"新的危险"。

https://p.dw.com/p/11SrG
Female Chinese factory workers make dolls at a toy factory i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4 January 2009. Chinas foreign sales of toys grew at a much slower pace in the first 11 months of 2008, due mainly to shrinking demand from major markets in the ongo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said on Saturday (17 January 2009). Between January and November 2008, China sold abroad 8.04 billion U.S. dollars worth of toys, up 2.5 percent on the same period of 2007. The growth rate was 17.8 percentage points below the year-earlier level. In November alone, the toy exports were valued at 700 million U.S. dollars, down 8.6 percent. Foto: Chen zhigang/Imaginechina +++(c) dpa - Report+++
中国一家玩具厂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该报5月31日断言:"中国为世界廉价生产的时代濒临结束"。该报写道:"在远东,越多的企业抱怨工资成本上涨。全球最大的贸易和采购巨头利丰集团(Li & Fung)星期二(5月31日)拉响警报,提醒说由于工资越来越高,西方的商人和消费者在中期必须为来自中国的消费品明显支付更多。……此前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海汽车集团(SAIC)已经抱怨工资成本上涨。

"从1999年起,中国的工资上涨了300%。随着持续的价格推动,全球化的规则也在变化,亚洲的廉价生产在全球抑制了消费品价格和劳动成本长达近30年之久,现在中国的工资压力也势必会在西方国家加速价格上涨。"

该报认为:"工资提高是北京政治上的需要,在其最新的5年计划中,政府规定的目标是:中国的经济应脱离廉价出口,转向加强内需。为此必须增加工资,此外,还有这个国家的人口问题。因为人口老化,年轻劳动力的蓄水池行将干涸,这种紧缺同样推动工资增长。

"对于西方企业来说,这个趋势也会带来竞争优势,虽然象中国那样的新兴国的工资成本仍然明显低于工业国家,但是经济学家看到,新兴国家的成本优势在减少。此外,中国从出口国转变为消费国。据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预测,城市中产阶层到2015年与2008年相比会增加1倍,到2020年中国会成为欧洲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

"今后强刹车是可能的"

该报当日发表的社论称,只要"仔细些观察"即可看出,"中国的发展让人有更多的理由担忧而不是希望"。

社论写道:"中国的工资在增长,因为生活费用--食品和能源--都在爆炸性增长。对许多人来说,在大都市里居住也是支付不起的。这就是说:绝大部分民众的购买力依然微不足道,增加工资最多可以减轻一些生活费用上涨的压力。中国离传统的中产阶层还相距甚远。

"中国显示的,是超级富豪的数字不断增加,从他们身上获利的恰恰是德国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商。而我们出口的更大一部分,即机器制造,可能会从北京应对金融危机所推进的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中受益匪浅。这些项目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上的用处是值得怀疑的,而且中国的银行体系坏账泛滥,这些都是没有争议的。"

社论认为:"在这个背景下,北京今后加强刹车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通胀会怎样影响民众的情绪,政府已经通过阿拉伯国家观察到了。目前在中国,有关经济原因导致社会紧张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北京领导人知道,中国的增长模式必须改变。可是,能够取代出口的国内消费,也无法在一夜之间变出来。适应的进程愈是鲁莽,就愈会产生更多的损害,对欧洲而言,也是如此。"

编译: 林泉

责编: 李鱼

(以上内容摘自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