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艺术家在柏林寻找自由

2010年12月26日

柏林是吸引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一块磁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落户柏林,他们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欧洲艺术风格结合起来。

https://p.dw.com/p/QY2i
柏林的中国艺术家段雅枫图像来源: T. Wood

2006年,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野兽》以690万美元创下拍卖记录,成为当时拍卖成交价格最高的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并且掀起一股收藏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热潮。

Chinesische Künstler Kunstwerk 3 von Yafeng Duan
段雅枫的作品图像来源: T. Wood

1953年去世的徐悲鸿并没有靠他的名气赚过大钱。如今,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却有了用作品赚钱的机会。很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来到了受到艺术系学生热爱的德国首都柏林。女画家段雅枫在柏林生活了一年,几年前她从艺术系毕业后从北京来到德国,后转到柏林附近著名的包豪斯艺术学院深造。她说:"我想,每一位艺术家迟早都该来一次这里。我们在这里的机会比在其它地方都多。这里有这么多的画廊,也也有很多艺术家在创作出很出色的作品。"

谈起包豪斯艺术学院带给她的各种可能性,段雅枫就变得眉飞色舞。她说,这里可以上各种不同的艺术课,与她在北京受到的教育有着天壤之别。她说:"我学过中国国画,但是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在包豪斯,我们可以学到博物馆是如何运作的,可以参加什么类型的艺术展,学到如何将行为艺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等等。"

以新的目光审视传统

段雅枫不是唯一一个在柏林的中国艺术家,更不是最早的一位。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柏林就有一个活跃的中国艺术家的圈子,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从生活费用昂贵的巴黎移居到柏林,徐悲鸿就曾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三十年代德国纳粹兴起,柏林的中国画家圈子也随之解散,很多艺术家纷纷离开德国。

Chinesische Künstler Die Galleristin Ling Zhu
画廊主人朱苓图像来源: T. Wood

目前在开着一家画廊的朱苓说:"西方艺术在中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才是我的画廊里的这些作品吸引人之处。这些画家在来到德国前都在中国学习过传统绘画。他们在德国学习了油画,努力将中西两种风格融汇到一起。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中国人在离开中国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传统。"

第一批中国艺术家离开柏林70年后,新一代中国艺术家陆续来到柏林,而朱苓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在柏林的默茨大街(Motz Strasse)开了一家专营中国画家作品的画廊。她说:"近十年或二十年来,中国人才被允许出国。所以,这些画家通常都很年轻,他们大都刚开始创业。我想,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偶然的自由

最新的德国人口统计显示,目前在柏林生活着大约6000名中国人。虽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并不是画家,但是他们构成了一个活跃的华人小社会。有媒体报道说,吸引中国艺术家的是柏林的便宜的房租,但是朱苓认为,房租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原因,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所不具有的自由。中国的共产党控制深入中国教育体制,中小学和大学里都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Slave and Lion
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野兽》在拍卖会上图像来源: AP

段雅枫说:"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柏林的中国艺术家在来德国前,不会有意识地去思考中国的政治禁锢。但是他们来到这里后,他们就会感觉到这里的不同。他们在这里有更多的自由来发展自己的个性,而在中国时他们甚至连这种自由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你不能说他们是因为有意识地为了寻找更多自由才出国。 "

在谈到她自己来柏林的原因时,段雅枫并没有把政治或者廉价房租作为理由。她的回答很简单:"我在这里有适合我的共事伙伴,有理解我的作品的观众。我现在知道我自己在在做什么。我知道我在朝什么方向走。"

作者:Neale Lytolli 译者:潇阳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