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在澳大利亚采购能源企业忙

2008年2月6日

中国经济腾飞,世人有目共睹。随着经济的增长、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保障能源需求,中国企业大举在国外进行能源采购。“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国在能源市场上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文章,报道中国对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越发浓厚的兴趣。其中写道:

https://p.dw.com/p/D3H7
中国能源饥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dpaweb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大量购买澳大利亚能源企业的股份。本周一有消息称,中投公司和神华煤炭集团计划共同出资20亿美元购煤澳大利亚矿业巨头FMG集团的股份。与此同时,中国铝业公司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愿同美国铝业集团(Alcoa)出资141亿美元购买澳大利亚力拓集团(RioTinto)9%的股份。有分析家猜测,中国此举是为了阻止全球最大能源集团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收购力拓。中国铝业公司已经为在澳大利亚开发能源投资了30多亿美元。中国首钢早已收购了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Mount Gibson Iron Ltd.)19.73%的股份。深圳中金岭南愿同印尼安塔(PT Aneka Tambang)出资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先驱能源公司。今后的趋势是,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为了寻求能源而将目光聚焦澳大利亚。

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国有重头企业会大举购买能源股份,以保障中国由于经济飞速发展而对能源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中国正遭受雪灾的袭击,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的能源供应是多么的薄弱。中国的煤炭储备仅供所有发电厂一周的消耗。”

“南德意志报”在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出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敞开贸易大门,而是以种种关税限制,为自己在外贸中赢得优势。题为“难对付的贸易伙伴”的文章这样写道: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成员国减少贸易关卡,降低关税,以保障所有国家都能在自由贸易中受益。然而中国从2001年入世以来,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美国和欧盟多次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指责北京方面以过高的关税,进口准额以及繁琐的官僚规定限制进口。而中国故意将人民币贬值,使其远远低于实际价格,为自己在出口中赢得优势。据计,欧洲同中国的贸易逆差在过去一年里增长到了1700亿欧元,并以每小时1500万欧元的速度猛增。几个月前,欧盟高层代表团出访北京,首要议题就是要求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升值。然而北京对此要求无动于衷,继续我行我素。当初西方国家的政客及企业家都把中国入世当作是一个巨大的良机,梦想终于可以打进中国这一潜力无限的广阔市场。事实证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力量的同时,也是最难对付的贸易伙伴。现在西方列出的指责中国的清单,恐怕要有孔夫子的‘论语’那么长了。”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