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20年:老邁的城市 瘋狂的樓市

黃穎
2017年6月30日

主權移交20年來,不少香港人覺得令人憂慮失望的元素越來越多。 貧富懸殊嚴重惡化、人口老化急劇、房價高昂,幾近瘋狂,年青人缺乏往上流機會,移民數字在不斷增加。

https://p.dw.com/p/2ffjT
Hongkong Skyline Finanzielles Zentrum
圖片來源: A.Ogle/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回歸20年,香港政​​府高度重視,不但動員了政府不同部門、各界社團及基層組織,舉辦過百場各類慶祝活動,更撥出幾十億元,製作大量紀念品及禮包派發給市民。

然而,整體來說,社會上對回歸慶典的冷淡反應與政府在姿態上的興高采烈形成鮮明對比。香港理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形容表示,就算政府如何落力及不計成本,整個香港社會對回歸20周年可謂內冷外也冷,真正心情激動,熱切盼望慶祝這個"大日子"的人少之又少。整個城市及令人憂慮失望的元素越來越多, 對前景擔憂之餘,雨傘運動至今餘波未了,社會分化對立雖未至於劍拔弩張,但社會的繃緊氣氛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生於九七年一月的可愛, 剛好二十歲, 從來沒有因為生於九七回歸年而感到驕傲。對於回歸二十年, 她說想不到有任何理由要去慶祝,對於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一點興奮感覺也沒有。可愛對德國之聲表示,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己退了色。她認為,在這個日子,香港人不是去慶祝,反而更應思考一下,2047的香港將會變成怎樣, 是否就這樣坐以待斃,還是積極的為香港前途而努力爭取。

回歸20年,和許多先進國家一樣,香港正面臨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瓶頸,包括貧富差距加大、人口老化、年輕人缺乏上升的機會與社會階級流動減緩等問題。再加上二十年的問題高房價只升不跌、幾近瘋狂的樓市;薪酬的加幅追不上通膨率,都令香港人喘不過氣來。

房價猶如"過山車"

根據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近年本港樓價不斷創新高,但在回歸20年期間,樓價呈現10年升10年跌格局;據美聯樓價走勢圖,1997年樓價高位的平均實用呎價約7767元(1呎約合0.10平方米),至2003年薩斯時跌至約2309元,今年5月最新呎價達約急升至11509元,較1997年高位累升近五成。

1997年回歸後,首屆特區政府積極增加房屋供應,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目標十年內全港七成家庭可擁有自置居所。然而不久遇上金融風暴,香港經濟不景,樓價開始下跌。直至非典疫情爆發,樓巿跌至低谷, 房價由1997年高位大跌七成至2003年低位,負資產一度超過10萬宗,苦不堪言。其後政府大力救市,推多項刺激樓市措施,包括首次置業貸款、取消打擊炒樓花措施等,至2003年中方現轉機,房價逐步回升。

至第二、三屆政府開始減供應以及繼續停建居屋,並以勾地政策取代定期賣地,巿場預期未來樓巿持續出現供應短缺,適逢2009年美國開始QE量化寬松政策,超低息揭幕,物業成熱錢"逃生門",樓巿炒風熾盛。及至近年,中資發展商高價來港投地,增加發展成本,樓市只升不跌, 樓價亦幾近瘋狂,無論政府推出什麼"辣招"(壓抑樓價的措施)、美國聯儲局加息都不能阻止香港樓價繼續上升。

房子,還是房子

黎女士至今一提起薩斯 期間手中物業成了負資產的慘狀, 仍心有餘悸。九七年她剛結婚不久, 那時樓價已相當高, 港島區 一個六十多平方的單位售價六百多萬元。她和先生每月供房貨的款,佔二人總收入的一半, 壓力雖然頗大, 但心想樓市向好, 可作理想的投資, 怎料金融海嘯後, 樓價開始狂涼瀉,到薩斯期間, 房價只跌剩三百餘萬,但欠銀行五百萬, 那時天天幾乎以淚洗面。黎女士憶道, 那時候身邊很多朋友都破了產, 有些供不起房子的朋友被銀行沒收住宅的例子屢見不鮮。黎女士說, 好不容易才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十九歲的兒子己升上大學,本應可以舒一口氣,黎女士卻開始為兒子將來的房子而惆悵。

Symbolbild - Menschen in Hong Kong
2009年9月,香港街頭。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M. Clarke

黎女士告訴德國之聲,現在的大學生畢業的平均薪水才一萬多元,但看瘋狂的樓價, 一個實用面積只有三十平方的單位, 動輒要六七百萬,慨嘆如果父母不出手幫忙, 年青人窮畢生的精力也難以置業。因此,黎女士說, 兒子往英國念大學己花了家裡的儲蓄;現在便又要努力為兒子儲錢置業。

陳同學馬上就大學畢業了,對於畢業後的生活,她很希能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但當面對港島區15坪住宅平均2萬元港幣的天價租金,就很難樂觀起來,陳同學慨嘆"現在大學生薪水偏低,畢業生平均薪水才港幣12000元,對比20年前我小姨大學畢業的薪水,幾乎是同一水準,真的很無奈。"

陳同學的父母都是八十年代末的大學生。那時候走精英主義, 只有香港及中文大學兩所大學,大學生都是天子驕子。陳爸爸對德國之聲表示, 自幼家裡貧窮, 一家八口擠進一間細小的柀間( 用木板間隔而成的房間) , 自幼發奮念書, 期待入大學便能改變命運。陳爸爸後畢業後來成了一名土木工程師, 畢業五年便儲了第一筆首期結婚置業。婚後太太當全職主婦,家裡還有菲律賓傭人,是典型的中產家庭。今天女兒快大學畢業,眼見麥當勞、星巴克的侍應全是大學生, 陳爸爸心裡期實有點難,感嘆年青人沒有上流的機會。 "她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就不錯了。我沒有太多奢望。"

在香港慶祝主權回歸20周年之際,港府最新統計報告顯示,過去5年貧富差距擴大,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進一步拋離0.4的警戒線,創下45年來新高。而2016年公佈最新貧窮人口為97.1 萬人,較前年增加約9000人,貧窮率維持在14.3%,但長者貧窮率則微增至30.1%。另外,具有專上教育以上學歷在職貧窮人口亦連續第3年上升,去年達到2.47萬人,其中具有大學學位的在職貧窮人口由2012年的9300人增至去年的1.42萬人。

另一方面, 香港的千萬富翁卻有不少。根據花旗銀行發表《香港千萬富翁調查2016》,去年全港約有5.9萬人擁有1000萬以上的流動資產,屬千萬富翁,當中有4%為學生。花旗銀行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林智剛形容這群人是"含著金鎖匙出生",而百萬富翁人數則由2015年76.8萬人升至87.8萬人,與10年前相比,百萬富翁人數升了足足一倍。

調查亦發現近4成的千萬富翁對香港的居住環境和教育制度不滿,調查顯示他們每月花在子女教育的開支達3.1萬港元,以他們平均每月收入17.5萬計,教育開支佔收入近2成,其中學費就花了1.9萬,而他們的子女大多就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

事實上,港島區隨便一個小住宅單元, 價格便動輒千萬元或以上, 而豪宅林立的港島半山及南區,數千萬至上億元的單位更是有價無市。

Proteste in Hongkong 04.10.2014
2014年10月,香港街頭抗議者。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A. Ogle

浮華的背面

然而, 當鏡頭轉移至深水埗及大角咀區域, 這裡較集中基層甚至貧窮人口居住, 居住環境擠迫及惡劣卻令人震驚。當德國之聲跟隨香港社會組織協會探訪居住在籠屋(用鐵線圍著一格床的出租床位)及劏房(一個單位被分隔成再細小單位出租), 目睹了一幕幕生活在貧窮線下的悲歌。

單親家庭諶女士與十三歲兒子相依為命, 租住在深水埗區一橦舊樓房上的一個只有三平方米的"房間",屋內只能擺放一張床, 一個小衣櫃, 剩下空間幾乎無法立足。吃飯、做功課全都在床上。諶女士依靠政府的每月的四千多元公共緩助金, 單是租金及水電費便是2千多元, 生活相當拮據淒苦。諶女士紅著雙眼告訴德國之聲, 有些食物靠教會及食物銀行的捐助,因為兒子正在發育, 長期屈著腰坐在床上很不健康, 心痛之餘只盼望能早日分配到政府公共房屋。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 目前全香港共佔近20萬人住在柀間房、劏房、天台潛建屋等。 "事實上,香港的貧困情況, 連許多香港人也不知道。這是一大遺憾。"

人口老化與移民潮

另一方面, 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越趨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最近公佈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簡要結果。截至2016年6月底本港人口達733萬人,然而人口老化近年加速,10年間65歲或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比例高達16%,另人口年齡中位數上升3.8歲至43.4歲。然而, 香港卻沒有退休金制度, 長遠的老年福利政策也欠奉。

由八二年中英聯合談判至回歸前的香港, 曾爆發幾輪的移民潮。直至有九七回歸後, 移民人數大為降底。然而,隨著近年政治的陰霾及居住環境質素下降, 移民的聲音又開始響起。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16年10月發布一項民意調查,數字反映約四成受訪市民有移民打算,而台灣是最多受訪市民提及的移民目的地,佔16.3%,其次是澳洲(15.2%)、加拿大(13.8%)。

根據保安局最新數字,估計2016年有7,600名港人移民外地,較2015年估算的7000人、以及2014年估算的6,900人高,創出3年以來新高;港人選擇移民的主要國家,分別為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當中又以美國的人數最多。

回歸二十年,隨著內地與香港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融合,中港兩地人口不斷雙向流動,令跨境婚姻逐漸成為香港婚姻的重要一環。來自內地的新郎或新娘在港婚姻登記數字,在1996年僅佔整體數字的6.7%,到2015年已上升至34.8%。

從1997年7月至去年底,累計有93.5萬名內地人持單程證來港,加上20萬名雙非( 父母皆非香港市民) 兒童,30萬名持各類簽證來港定居的內地居民,總共近150萬"新香港人"湧至,使原己擠迫不堪的香港更為擠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