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是"國家形象"的化身?

2011年1月20日

1月17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上播出,中國公眾對此熱議的同時,亦發出聲音:"我們需要真實的'國家形象'"。

https://p.dw.com/p/1002V
紐約時代廣場圖片來源: AP

高調公關宣傳"國家形象"

1月17日,一抹"中國紅"在高樓林立的時代廣場電子屏上格外顯眼,6塊電子顯示屏同時播放這段60秒的宣傳片,顯示屏的側面還有"感受中國"的英文字樣。宣傳片的開頭以醒目的紅色為背景,以白色書寫中英文"中國"兩字。

中國備界精英人士如譚盾、郎朗、袁隆平、楊利偉、姚明、鄧亞萍、章子怡等依次出現在畫面中,據悉,該宣傳片從17日開始在紐約時代廣場首播,每小時播放15次,從每天上午6時至次日凌晨2時播放20小時共300次,並將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計播放8400次。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從17日起分時段陸續播放該片。

另據中國新聞網消息,如此大規模、高頻度投放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被視為中國官方高調推出的重大公關行動,也是以外國民眾為對象的中國公共外交的具體動作。與此同時,宣傳片開播時間選擇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進行國事訪問前一天,也頗具造勢之意。另據中國官方稱,該宣傳片除了登陸美國,還計劃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區以及在全球網路上陸續日起分時段陸續播放。

"沒有生活的感覺"

該片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後,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此片在紐約獲得好評。但據德國之聲瞭解到,"國家形象片"在國內引發強烈了公眾的質疑,質疑的焦點是:這些人物有很多的是入籍美國的人士、也有香港公民、至少有七八位持美國綠卡人士,是否能真正代表中國;且他們所展示的並不是普通中國民眾的真實生活,這種形象是虛假的形象。

中國知名專欄作家安替在Twitter微博上率先發出評論推文:"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美國播放,意識是好的,但播放頻率卻是專制國家特有的:同一個地點一天播放300遍,這不是廣告,這是洗腦,你就是本來愛中國的也會嘔吐成反華分子吧?整個一個"倒車請注意 "啊! "

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的CEO、《世界都市iLOOK》雜誌主編兼出版人洪晃的評論是:"我才發現,中國形象廣告中至少有三個根本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還有至少七、八個是有美國綠卡的人。"--把它當成《美國形象廣告》看,就理解了。"

一位廣告人發出的評論是:"國家形象宣傳片,該片堆砌中國的成就,嚇人多於友好。資深傳媒人和廣告界人士均認為,宣傳片'似賣衫廣告﹐所有人都站著,像塊木頭,毫無笑容,沒有生活的感覺'。"

一位網名"店小二"的中國網民提出一個建議:公眾集資購買在紐約時代廣場的播放時間,去放艾未未的紀錄片《老媽蹄花》吧,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形象片"。

經費來源受質疑

就此德國之聲採訪了中國網路媒體人,長期關注社會公共議題的北風。他對此的評論是:"我覺得一個國家在什麼時候才需要一個國家廣告的形象,毫無疑問是他感覺自己的國家形象和外界感覺到的國家形象有明顯的落差時,這樣才需要宣傳片,中國覺得自己在國外的形象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需要做宣傳片,這樣的動機我們可以理解,問題是你想通過這樣的宣傳片表達什麼樣的訊息?這樣的訊息通過宣傳片表達了沒有?"

"看官方的宣傳是要展示"中國的自信、富強",可這部片子中幾十個"中國人"除了姚明、章子怡有幾位是美國人熟悉的?這些人表達的訊號,美國人是否能夠瞭解?比如袁隆平,有幾個人知道他背後的雜交水稻的故事,如果不知道他的背景,這種訊息是否能準確傳遞出去?"

北風提出的另一個質疑是:這個片子是由哪個團隊來製作的?效果和成本有沒有經過評估?尤其是哪些機構申請了製作費用及來源,這些製作費用的使用等,"這些需要向公眾公示"。

民間有更為真實的形象展示

對於中國網民提出的建議,民間籌資在美國時代廣場租用大的電子屏,做民間認可的中國形象展示。北風認為從技術上不是難題,因為他認為這和在《華盛頓郵報》登一版廣告的性質是相同的。只要是有資金,應該不難實現,不管是播放艾未未的《老媽蹄花》、還是關於趙連海、譚作人的紀錄片。

"從傳播訊息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在紐約時代廣場電子屏播放還是去大的報紙登廣告,還是在Twitter上、國內的微博、國外網上的留言板上去發布關於中國時代進程中的公共訊息,力所能及的去發布公眾自己認為的中國真實的形象,籌資去發布昂貴的廣告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但其挑動國家權威和壟斷、表達公民主張的創意值得肯定。"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