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茉莉花革命」的火星讓北京「嚇了一跳」

2011年2月22日

對於博訊網的遊行號召在中國引起的連鎖反應,德語媒體連日來紛紛報導,認為北非「茉莉花革命」的火星飛到了中國,但由於缺乏社會基礎,中國目前難以發生真正的「革命」。

https://p.dw.com/p/R33l
圖片來源: AP

奧地利《標準報》2月22日寫道:「為了讓茉莉花革命的星星之火也在中國點燃,匿名微博列出了星期天(2月20日)在13座城市『散步』的出發地點。儘管只是發生在北京和上海,少數人、大都是年輕人自發而來,警察已經預先做好準備。網路所提到的每座省城,也都調動了數百警力。

「對於這種害怕的反應,博主們評價為成功。有人在類似於推特(Twitter)的推特中文圈(Twitese)的微博平台上寫道:『我們現在每星期都這樣做,直到有一天警察不再警覺,我們就真的在那裡出現。』」

報導說,為了將抗議「扼殺在萌芽之中」,當局在網路论壇、手機簡訊或微博平台屏蔽政治上的敏感詞,星期一(2月21日)尤其是中文關鍵詞「茉莉花革命」被屏蔽。「儘管如此,呼籲下次茉莉花行動的號召蜂擁而來。」

該報認為:「通過茉莉花散步,一小部分活動家還是發出了訊號。偏偏是茉莉花成了象徵,就像是一個諷刺。許多北京人把最受喜愛的關於茉莉花的民歌旋律作為手機鈴聲下載,當作一個開玩笑的抗議暗號。」

柏林《每日鏡報》(2月21日)題為「阿拉伯的星星之火飛向中國」的評論稱,「匿名的遊行號召讓中國的安全部門嚇了一跳」。

該報認為:「對於抗議號召之所以響應微弱,也可以用中國安全當局的嚴厲行為來解釋。據香港中國人權民主訊息中心報導,在抗議之前,被軟禁或被警察拘留的活躍人士已經超過100人。此外,一大批穿制服的警察和便衣警察早就在預訂時間之前在集會地點做好了准備。暗示突尼斯顛覆的『茉莉花』一詞,已經被中國各種線上服務屏蔽。」

該報指出:「在阿拉伯國家的動蕩中,Twitter、Facebook或YouTube等線上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顯然讓北京政權為其網路的輿論主權擔憂。儘管當局對網路论壇加以審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利用網路作為言論和訊息的平台。」

社會基礎尚缺乏

《法蘭克福匯報》(2月21日)的評論認為,「流亡者的博訊網」號召「在中國進行茉莉花革命」,「迅速作出反應的是兩個社會群體:西方媒體和中國的審查員。」

作者對「中國茉莉花革命的第一天」表示失望,他寫道:「儘管幾周之前,很多中國人對埃及造反表示欽佩,據目擊者報告,公開地什麼都沒有講。顯然,網路的呼籲在這個國家根本就沒有社會基礎,更多的是模擬歷史而非創造歷史。」

對於官方的《環球時報》對這一事件的輕蔑評價,作者並不同意,他寫道:「很可能北京的作家莫之許是對的,他把這個未成功的事件稱為『行為藝術』,但是,如果不搞政治改革的話,最終它可能會驟然轉變成現實。……」

編譯:林泉

責編:凝煉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一定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