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胡與江的港台政策差別很大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2004年9月21日

江澤民辭去軍委主席後,德語媒體更為關注的是全面接班的胡錦濤將執行什麼樣的對內政策和港台政策。法蘭克福匯報寫道:「胡錦濤如果願意的話,他可以逐步走出其前任的陰影。這就是說,他主張對台灣和香港執行更為靈活的政策。

https://p.dw.com/p/5b9g
權力平穩過渡,政策調整則從緩圖片來源: AP

至於政治改革方面,迄今只能看到一些謹慎步伐的苗頭。例如,他強調要加強黨內民主和反腐敗鬥爭。不過,胡錦濤是黨的模範子弟,只有不危及黨宣傳的安定,他的治理政策才會出現變化。

此外,作為軍隊的最高領導人,他必須努力與強勢的人民解放軍取得利益平衡。雖然毛澤東時代赤裸裸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口號現在已被『軍隊必須聽黨的話』代替,但一再強調領導權其本身就表明,人民解放軍及其將領們仍然具有很大的勢力。直到今天,軍隊仍然難以接受一名非軍人擔任最高領導人。江澤民也是花了多年時間才鞏固了自己在軍隊中的地位。」

南德意志報寫道:「展望中國前途,中期之內更為重要的問題不是胡與江有哪些不同點,而是有哪些共同點。西方外交家和評論家有時把胡錦濤看作一名喬裝打扮的自由派,認為他往往難以對抗江澤民陣營內的強硬派。與此相反,胡的言行使人產生了另一種形象。上星期胡錦濤發表了一個廣受重視的講話,其中心思想是:對中國來說,西方民主是『死胡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尤其上個世紀歷史的『必然』結果是『民主社會主義』和共產黨一黨統治。令人注目的是,胡的講話有很多方面幾乎使用了江澤民以前講話的原句。看起來,胡錦濤不可能是一個快刀斬亂麻的人。」

南德意志報最後寫道:「在中國閃閃發光的經濟奇跡的表層下,一個問題叢生的泥潭正在發酵。胡錦濤採用了江澤民的解決方法: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拔出來。中國曾經一度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走得遠多了:那是1987年,鄧小平本人宣佈要『黨政分開』。對自己的勇氣,鄧小平一下子就膽怯起來,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有這樣的勇氣,也許要等到胡錦濤的接班人上台的那一天。」

新蘇黎世報說,胡與江在台灣和香港問題上有很大的差別,「做出胡錦濤接管中央軍委後可能轉移政策重點的結論還為時過早。發人深省的是,現在台海兩岸的政界人物畢竟都沒有親身經歷過中國內戰。此外,香港也希望,鞏固了地位的中國新領導人將對香港民主力量執行更為實際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