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王毅訪問蒙古遭遇抗議:「保護我們的母語」

2020年9月16日

中國外長王毅訪問蒙古期間,一些示威者聚集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抗議中國在內蒙古地區推行的強化漢語政策。

https://p.dw.com/p/3iYAm
Mongolei Ulan Bator | Proteste | Sprachvorgaben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9月15日),一些示威者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集會,抗議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蒙古,譴責北京壓制中國蒙古族地區的當地語言和文化。
   
大約100名和平抗議者聚集在蒙古國家宮前的蘇赫巴托爾廣場,高呼口號「保護我們的母語」、「王毅滾蛋」。
   
這些抗議是對中國內蒙古地區正在發生的抗議活動的支持。中國當局近日下令,要求內蒙古地區中小學從9月1日開始實施雙語教育改革,具體內容包括以漢文統編教材取代迄今以蒙古語授課的語文、歷史及政治課程。
   
中國表示,這一政策旨在促進民族團結,並堅稱其他學科和年級的蒙古語教學仍有空間。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當地民眾的抵制,人權組織譴責北京試圖摧毀蒙古族文化。
   
本周一,總部設在美國的南蒙古人權訊息中心指責中國當局將該地區變成一個「警察國家」。 該機構稱,在內蒙古地區持續了三個星期的抗議活動中,已有4000至5000人被警方拘留,至少9人喪生。
   
蒙古國政府沒有對中國內蒙古正在發生的這起事件發表評論。
   
來自薩滿教的抗議者蘇赫巴托爾(Khaliun Sukhbaatar)對路透社記者說,「我們的領導人需要發聲。如果我們的政府以國際關係和經濟穩定為名保持沉默,蒙古族人就會一個接一個地受到排擠,蒙古族將不復存在。」
   
蒙古經濟嚴重依賴中國。王毅兩天訪問期間,預計中國將向蒙古提供7億元人民幣(約合1.0315億美元)的贈款。
   
周一,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接受烏蘭巴托《每日民族報》採訪時表示,關於政府政策的「錯誤謠言」引發了內蒙古地區的衝突。
   
中國是蒙古煤炭出口的最大市場。柴文睿還談到中國對蒙古煤炭的需求正在萎縮。儘管發貨仍在繼續,但由於沒有市場,造成煤炭積壓。
   
柴文睿說,「坦率地講,我們在為你們的利益工作。」
   
張平/ 達揚  (路透社)

Mongolei Ulan Bator | Proteste | Sprachvorgaben in China
蒙古國示威者手舉抗議標語:「請尊重你們的憲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
Mongolei Ulan Bator | Proteste | Sprachvorgaben in China
示威者在烏蘭巴托高舉標語抗議中國在內蒙古地區的教改政策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