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蔡英文是否錯失兩岸新機遇?

2017年6月4日

郭文貴爆料習近平與王岐山內鬥,李明哲被控「煽動顛覆罪」,蔡英文政府如何應對?「六四」紀念能為香港未來帶來怎樣的機會?

https://p.dw.com/p/2e7Cb
Taiwan und 228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李明哲被控「煽動顛覆罪」,蔡英文政府將如何應對?圖片來源: Klaus Bardenhagen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政論人陳昭南文章《中共掀內鬥,習王之爭誰會出頭》指出,習近平這四年打貪的窮追不捨,一方面是捧紅了中共政權的第二號紅人王岐山,一方面也把太子黨們逼出了"無限憂心",於是反擊力道終於強力彈出,出現了郭文貴"爆料"。

文章說,中共建政幾十年來,全面性壟斷教育權、媒體出版權,因為他們深知傳播思想對政權威脅的顛覆的力量。於今,網路無遠弗屆的新科技,中共政府的資訊壟斷是否正被更高技術手段所突破或是面臨崩潰邊緣?台灣2300萬人民跟中國十幾億人民,在數量上嚴重不對稱,可是在爭取言論自由和希索真相的渴望則是具備同理心的。"現在,網路資訊科技已寓示我們,封鎖的技術已是可以超越的。因此,如何讓在中共專制體下的中國人民享有對真相'知'的權利,自然成了新媒體的新使命"。

Screenshot Guo Wengui Interview
圖片來源: voachinese.com

找出香港與內地民間互動的方法

香港《明報》發表時評人劉銳紹文章《悼念"六四"是為了明天》,認為香港人悼念"六四"是延續對中國事物關注和切身利益的燃點。文章說,如果現時的趨勢繼續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將會不斷膨脹,這是香港人面對的一個心理矛盾,一方面希望中國強大,但一方面又擔心中國會變成"有錢的惡霸"。有見及此,應關注大陸的各種事物,包括官方和民間的變化,其中又以後者為重。因為要全面關注中國的動向,才知道老百姓(包括自己)未來的希望何在;知道大陸民間的變化和動向,才能找出香港與內地民間互相推動的方法。

文章說,香港人要清晰知道目前的定位。對於"六四",眼前的工作是"保溫";既然明確"保溫",那就不會因為參與悼念人數的多寡而心潮起跌,甚至洩氣失望。這種境況也是香港人在政治道德、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三方面的共同鍛煉。今日的浪底,就要想辦法轉為明日的浪尖。

"主權"與"人權"台灣不可偏廢的籌碼

台灣《上報》發表社論《蔡英文把李明哲當什麼》認為,如果蔡英文在無法在兩岸交往的過程中,標示出屬於台灣的民主人權價值,那她以及台灣就什麼都不是。社論批評說,蔡英文曾在五月初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公開提到李明哲,通篇的說法裡,"還是只有形容詞,沒有敘述,更無態度,甚至連李明哲作為一個人權工作者都未曾在蔡英文與民進黨官員的嘴巴裡說出來;曾幾何時,人權與民主,竟是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的禁區"。

社論認為,台灣人對於蔡英文政府以"不激怒"、"務實"為前提的兩岸維持現狀作法,有著同情的理解;不過,不激怒不是沒原則,務實更不代表沒有底線。蔡英文面對兩岸的資源的確不多,但"主權"與"人權"卻是兩張不可偏廢的籌碼;前者有台灣民意為後盾,後者有普世價值的高度為屏障,兩者交互為用,台灣才有機會在兩岸交往過程中力保不失。

再精緻的專制也是專制

Wang Dan
旅居台灣的王丹圖片來源: AP

台灣《蘋果日報》發表"六四"學生領袖王丹文章《二十八年後,精緻的專制》認為,關於中共為何能夠長期維持基本的政治穩定,大家一般都認為是經濟增長帶給中共新的合法性。這當然是重要原因,但肯定不是全部原因。因為,近10年來,中國的經濟緩步下滑,增長的榮景不再,但是仍然未能撼動中共的統治。中共作為反民主、侵犯人權的大國,仍舊能夠維持甚至加強對社會的專制統治,顯然還有其他一些手段。其中的一個,就是高科技和法律的綜合運用,即"精緻的專制"。

王丹認為,再精緻的專制也是專制,必然到來更多的社會矛盾,例如這一部《網路安全法》,就令很多外商擔心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因之而被竊取。這是否會影響到外商投資的熱情還有待觀察,但是顯然會製造商業運作自由與政治管控之間的矛盾。"只要是專制,無論多麼精緻,最終還是會使得矛盾激化,成為新的人民反抗的溫床"。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摘編: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