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台灣人與中國網民,到底誰被賣了?

張平
2016年11月27日

川普上台,台海局勢沒有想像的那麼壞?終結中國審查,谷歌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https://p.dw.com/p/2TKCi
USA Google Hauptsitz in Mountain View, Kaliforni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J. Sanchez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時評家練乙錚文章《特府斗港獨,梅花間竹誰贏了?》指出,香港分離主義思潮影響漸深,讓香港人如同上了一堂豐富的社會科學課。這堂課的老師就是宣誓事件,特府拖得越長,老師便教得越深刻,獨派的意識傳播工作便越成功。

 

文章指出,在香港這種訊息開放、人們不甘願信奉同一種官方「真理」的社會裡,每發生一次大型社會運動,都同時是一次全港民眾自由學習、更新思想的大好機會。民主政改運動是一次;這次出現的分離主義思潮,更帶來了深刻的關於國家、民族、歷史等方面的認知更新,是又一次。與此相反的,卻是當權派緊跟北方欽定的一套思想。這導致官民之間的認知、文化與價值鴻溝越來越深、越來越闊。

 

人權律師失蹤之後

 

台灣《風傳媒》發表北京愛知行研究所成員萬延海文章《江天勇律師失蹤了!》,指出人權律師江天勇律師「終於」失蹤了。和以往不同,這次人們不確切知道他是被誰逮走的,或出現什麼意外。

 

文章回憶2011年江天勇被拘後獲釋,「我們每次通話,他都試圖打斷,並告訴我,不要多說,他需要時刻匯報。我告訴他,不用擔心,需要匯報材料,我可以幫他準備,於是我們恢復了正常一點的通話」。作者說,「作為曾經被拘禁和經歷過酷刑的人,我明白他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也試圖撰寫文章,分享個人經驗,幫助人們找到走出來的道路。我告訴自己,無論發生什麼,即便把我賣了,他們都是我的朋友」。

 

作者說,面對江天勇律師的失蹤,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只能是給他在美國的太太打電話,問候她和女兒的情況。「再寫一篇文章,告訴世人,我沒有忘記這個朋友」。

China Gericht Gerichtsgebäude Logo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台灣被「賣」了嗎?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棄台論」不攻自破!》,作者杭東認為關於外界常擔心美中關係惡化會衝擊台灣的利益,目前看不出來,當然不排除未來美中有可能會出現衝突。就算民主黨的希拉蕊當選,美台關係也不會呈負面發展,共和、民主兩黨都是正面看待美台關係。

 

文章說,中國年輕一代對台灣2000年經由選舉政權和平轉移,受到相當大的激勵。加上隨著香港促獨聲音逐漸增長,中國對香港的「一國兩治」制度是失敗的,香港人不再自認為是中國人,並把中國人視為外國人,甚至是蝗蟲。而台灣民眾更不可能相信香港模式適用在台灣。英國《經濟學人》等媒體對台灣未來寄予厚望,認為蔡英文可帶領台灣重回「亞洲四小龍」。

 

谷歌能終結中國的網路審查制度嗎?

 

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面對中國,Google 還打算終結網路審查嗎?》,作者Charlie Smith為網路自由推行組織 GreatFire成員。文章說,「我們相信,如果要打敗網路審查,那麼重點就應該放在中國——一個(谷歌創始人)施密特坦承是『世界上最活躍和熱衷於訊息過濾』的國家」。

 

文章說,谷歌迴避於聚焦中國,正是在避免與「世界上最會審查的國家」對決。 谷歌確實可能成功擊退其他國家的審查努力,但卻在同時讓中國如入無人之境,持續建立完善審查技術,同時將其技術出售給更多國家。儘管,谷歌可能對其在小國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但隨著每一天過去,他們就更落後中國。

 

作者主張,翻牆工具越快於中國普及,網路審查終結的那天便越早到來。以中國而言,終結網路審查不需要10年(或以現在算7年),只需要積極推廣那些有用的翻牆工具,墊高中國當局封鎖這些工具的附帶成本。對於谷歌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是收購有用的解決方案。「如果面對中國沒有可行的計劃,那就讓我們和其他人知道:不該再對谷歌抱有期望」。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