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判了李明哲,還有後來人?

張平(摘編)
2017年12月3日

有評論認為,不管是台灣,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綏靖政策」依然還抱有幻想,這看起來好像可以雙贏,但雙輸的面也很大。川普对北京的綏靖政策只會助長習近平的氣焰,進一步威脅西方的民主制度。

https://p.dw.com/p/2og6A
China Taiwanesischem Aktivisten Lee Ming-che droht Haftstraf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Vincent Yu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評論《李明哲案和香港銅鑼灣書店的"異曲同工"》,作者末夏認為,由於在中國沒有真正信服的公信力與公民可以質詢的"法律",李明哲案跟其他所有人權桉一樣短時間無法得以翻案或國際社會多方介入。毫無疑問,李明哲桉對台灣民眾而言,也是最能感受到中國特色法律的直接因素。某種意義上,台灣民眾如同前兩年香港民眾一樣,眼睜睜看著銅鑼灣書店多人消失在大陸,且執法權早已越過規定。而香港銅鑼灣書店所幸的是,最終經過店長林榮基先生的披露,還世界一個真相,即使是恐怖的真相。

作者說,不管是李明哲案還是銅鑼灣案,對兩岸關係來說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台灣民眾是如何看待大陸,乃至於與大陸的關係。當然值得關注的是,不管是台灣,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綏靖政策"依然還抱有幻想,或者是出於生意角度,但這看起來好像可以雙贏,但雙輸的面也很大。

國歌法背後是單一化的國族效忠

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反共""愛國"腦交戰 國歌法宜松不宜緊》,作者馬傑偉和同事的追蹤調查顯示,九七前,39%的港人對國歌有自豪感,之後逐年上升到2010年54.8%,然後逆轉下跌至2016年的36.1%,當中年輕人的跌幅尤甚。更值得注意的是對國歌有抗拒感的港人,由1996年的4.4%上升至2016年的13%。10多個百分比抗拒國歌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三成多人感覺自豪之外,也有大比例港人是"無感"或"冷漠"的。

作者說,國歌法生效之後,配合中史及國民教育,現今就讀小學及初中的學童,在不久的將來對國歌的認知與接受程度應會提高。但香港仍是個資訊多元化的大都會,政權較難全面"淨化"資訊,目前港人兼得正反新聞,但願香港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愛國"憤青"。香港的非華裔市民,面對國歌立法,無法不思考個人是否進一步認同中國文化。國歌法背後單一化的國族效忠,不談多元族裔融合的理念,相信會令少數族裔更感邊緣化。

China Gesangskontest
國歌法背後單一化的國族效忠?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hina Photos

"互害社會"持續運轉的必然後果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中國低端人民不是"人"!中共還能撐多久?》,作者陳昭南提醒台灣人在此期內所應關注的焦點,除了台灣人李明哲被認罪的蒙冤審判和超級導彈之外,正在中國境內火燒中的另外兩個同等荒謬性的"非法"與"反人權價值"之大事件,其實也應該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北京清理"低端人口"及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

作者說,"如果中共對自己的人民是如此的粗暴冷血對待,對於他視同仇寇敵人的台灣人,豈能期待就會更客氣更友善些?" 作者質疑道:在中國,舉凡教育事業都定然是受到政府所壟斷和嚴格控制。幼兒園行業自不例外。這就又牽扯出一個人權普世價值的大哉問了:侵害人民權利事件在中國,絕不僅僅是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有沒有?司法系統有沒有?軍隊中有沒有?每個系統每條線都存在相似的或者不同類型的對"一般人民"進行侵害的現象。這事件放在幼兒園不是個案,放在中國正在崩潰的大環境中也不是個案,而是一個"互害社會"持續運轉的必然後果。

綏靖政策害人害己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六四"學生領袖王丹文章《中共阻礙美國言論自由》,王丹說,他在台灣教書時,每個星期還舉辦研討會"中國沙龍",公開討論中國社會和政治。今年早些時候返回美國,把這些沙龍帶到了美國的大學。鑑於美國言論自由的悠久傳統,我認為在美國舉行這樣的論壇會更好。但事與願違,在過去的三個月裡,他在美國校園裡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中國共產黨正在擴大對海外批評者的監視,滲透到西方學術界,並且壓制中國留學生的言論。北京正在通過發起恐懼和恐嚇運動,來阻礙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言論自由。

王丹說,"中國學生要是被看到和我這樣的政治異見人士在一起,或是膽敢公開挑戰中國政府政策,可能會上黑名單。他們在國內的家人可能會受到威脅或懲罰。當這些學生回國時,公安局的人可能會請他們'喝茶'。在那裡,他們會被審問,有時還會受到威脅。他們的護照可能無法延期。一個學生告訴我,有一次回國時,他被要求暗中監視在美國的其他人"。王丹批評說,美國總統川普对北京的綏靖政策只會助長習近平的氣焰,進一步威脅西方的民主制度。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