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否認有秘密協議」

2013年1月15日

2010年以來,中國和日本間在東海的領土爭議逐步激化,並對雙邊關係造成影響。東亞問題專家德裡福特(Reinhard Drifte)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https://p.dw.com/p/17KPY
The survey ship Koyo Maru, left, chartered by Tokyo city officials, sails around Minamikojima, foreground, Kitakojima, middle right, and Uotsuri, background, the tiny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called Senkaku in Japanese and Diaoyu in Chinese, Sunday, Sept. 2, 2012. Tokyo city officials planning to buy the islands at the center of a longtime territorial dispute with China surveyed the area Sunday on a visit meant to send a message of ownership. (AP Photo/Kyodo News) JAPAN OUT, MANDATORY CREDIT, NO LICENSING IN CHINA, HONG KONG, JAPAN, SOUTH KOREA AND FRANCE
Japan China Inselgruppe Senkaku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這一衝突有怎樣的近代歷史背景,我是指在二戰結束日本投降之後?

德裡福特:1969年底日本和美國簽署條約,將美軍作為軍事基地佔領的沖繩群島歸還日本,其中也包括尖閣列島。正式移交是在1972年。沖繩又成為日本的主權領土,但尖閣列島是例外,根據協議日本只收回了行政權。美國當時不願對這組島嶼的主權作出表態。我在研究中發現,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曾請求美國,不要將尖閣列島直接歸還日本,而是提出中華民國對該島嶼的主權要求。

當時這一要求很明確,而且得到海外華人的支持。在此情況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感覺受到了壓力,因為它認為自己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因此北京沒有辦法不提出同樣的要求。於是時間上比台灣稍晚一些,在1971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提出將該群島歸還中國的要求。現代歷史上有關這一島嶼的爭議由此開始。

德國之聲:後來的發展是怎樣的?

--- 2013_01_15_senkaku.psd
圖片來源: DW

德裡福特:1972年日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在此前的談判中也談到了島嶼領土問題,而且是日本首先提出來的,這一點很重要。中國方面回答說,這個情況我們認識到了,不過我們現在還不想談這個問題,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日本方面也同意了,表示可以以後再談。1978年中日就簽訂和平友好條約舉行談判。日本又一次提到尖閣列島的問題,中方表示這個問題-用鄧小平的話來說-應該"留待子孫後代解決"。後來雙方就沒有再談這個話題。

造成近期這一衝突的激化的原因是,對於這條不成文的協議-即擱置這一問題,雙方逐步開始採取架空、破壞的舉動。1996年中日兩國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都根據公約提出了自己的領海主權要求,沒有顧及到兩國之間有關擱置爭議的秘密協議。此後雙方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本身都是正常和合法的,但體現的完全是單方面的主權要求。問題在於,1972和1978年達成的不公開的協議沒有得到充分的保護。

德國之聲:中國和日本的立場分別是怎樣的?從國際法角度看,您如何評判這種立場?

德裡福特:日本政府從未正式承認與中國之間有協議,而是說根本沒有這樣一個協議。因為沒有文件記錄,日本完全可以不認賬。而中國方面堅持稱有過這樣一個協議。我就這個問題採訪過許多人,查閱了大量文獻,對我來說很清楚,這個協議是存在的。很難想像,兩個國家在簽訂和平友好條約之前沒有談到主權爭議的問題。維護領土完整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職責,如果簽署這樣一個雙邊條約,不可能忽視領土問題。

但是如果單從現代國際法的角度出發,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有更多的依據。如果由一個國際仲裁法庭來裁決,日本無疑會獲得這片島嶼的主權。原因是在1895年到1972年,日本稱對島嶼擁有主權而沒有另一方提出反對的申訴。

德國之聲:那麼是什麼導致了2012年矛盾的激化和中國的大規模反日示威?

德裡福特:1995年後雙邊的關係就開始惡化了。這當然不是秘密協議能得到保障的一個有利基礎。此外又加上海上邊界的爭議,例如東海上專屬經濟區的劃分。這都是導致了2010年的矛盾激化,當時一艘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警衛廳巡邏船發生衝撞,船長被拘捕。對中國人來說這越過了紅線,中國覺得必須發出更強烈的抗議,表明對釣魚島的主權要求。2010年的撞船事件是這一衝突發展到目前狀況的一個重要的背景因素。

Chinese protesters burn a Japanese flag near posters claiming Diaoyu islands, as known in China and Senkaku in Japan, belong to China and to fire upon Japan during a protest near the Japanese Embassy in Beijing, China, Tuesday, Sept. 18, 2012. The 81st anniversary of a Japanese invasion brought a fresh wave of anti-Japan demonstrations in China on Tuesday, with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venting anger over the colonial past and a current dispute involving contested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Foto:Ng Han Guan/AP/dapd)
北京的反日示威(2012年9月18日)圖片來源: AP

對中國來說,問題的根源是一樣的,他們認為不能再容忍日本繼續侵蝕自己的主權要求。在有爭議的島嶼領海內逮捕一名船長當然是一個宣示主權的舉動。只有一個對這片地區擁有主權的國家才能這樣做。日本政府將三座島嶼國有化的舉措在中國看來則是日本方面挑釁的又一個高潮。

德國之聲:中國稱,日本的立場是對二戰結果的否定,這一點北京決不會容忍。您如何看中國以歷史作為論據?

德裡福特: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看日本處於不利地位。因為這一爭議與中日兩國間充滿積怨的歷史緊密相連,包括日本對台灣的佔領,之後對中國大陸的侵佔以及與此關聯的恥辱和罪行。這從1895年一月就開始了,那時日本在未對外公開的情況下通過一項內閣決議將尖閣列島劃為己有。日本天皇政府等了好幾年才走出這一步,因為他們很清楚,中國也會提出這是自己的領土。

不久之後,還是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中國人認為這與釣魚島的道理是一樣的,儘管之間隔了3個月時間,因為日本人利用了中國的弱勢。中國認為,隨著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對釣魚島的吞併和其他領土的侵佔一樣都應被視為無效,必須歸還中國。日本當然不這麼看。

德國之聲:這場領土之爭會激化到危險的程度嗎?

©Kyodo/MAXPPP - 14/09/2012 ; NAHA, Japan - Photo from a Kyodo News aircraft shows the Chinese marine surveillance ship Haijian 51 (front) in Japanese territorial waters near the Japan-controlled Senkaku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on Sept. 14, 2012. China also claims the islets and calls them the Diaoyu Islands. At back is a patrol ship of the Japan Coast Guard. (Kyodo)
駛入爭議海域的中國海監船(2012年9月14日)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裡福特:讓我感到擔憂的是,中國方面不斷讓矛盾升級,比如派漁政船前往有關海域,或最近頻繁進入爭議島嶼的12海裡領海範圍。去年12月中國首次派海監飛機飛越釣魚島領空。日本對待進入其領空的飛機,只有啟用空軍戰機這一種可能。如果說到目前為止的對峙還是海監船對海監船,那麼現在的情況就是中國的海監飛機對日本的空軍。這將是衝突的再一次升級,或許並不是有意而為,而是制度結構所決定的。此外還有傳聞說,日本曾對中國飛機開火以示警告,這都讓我感到擔憂。而且這也對南中國海的局勢有影響,南海是這一衝突的又一個反映。

德國之聲:東海和南中國海的情況有多大的可比性?

德裡福特:東海爭議的關鍵並不僅僅是資源和漁政權。最初涉及北京作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的問題也已經退居次要。現在這變成了一場原則爭議。中國想向世界和日本表明,日本不能再對這一島嶼實施獨家控制,中國的海監船隻和飛機可以在那裡毫無阻礙地行動。這也適用於南海,這裡的關鍵也是維護主權的原則。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人就基本把整個南中國海劃入了自己的主權範圍。

鑑於現有的國際海事公約,中國必須逐漸明晰自己的主權要求。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在國際海事法的意義上這樣做,但正在朝明確要求的方向靠近,中國的要求是整個南中國海,直到鄰國的領海邊界。這是一個相當過分的要求。

採訪:Hans Spross  翻譯:葉宣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