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快樂的科學

2006年4月26日

快樂青鳥在何處?它藏在丹麥。有伴侶的人比單身者更感幸福。添寶寶後,快樂指數直線下降。若在天堂還不快樂,那你有心理問題 。快樂專家如是說。

https://p.dw.com/p/8JXe
笑口常開是美夢也是噩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快樂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如何才能把它牢牢攥在手心?這是貫穿每個人生命始終的問題。為此,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科學家開始正兒八經把快樂當作科學課題來研究。快樂研究跨越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乃至環境研究,可謂奧妙無窮。目前,從事快樂科學研究的專家遍佈全世界的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

鹿特丹大學社會學教授如特.衛霍文(Ruut Veenhoven)從接觸專業學習的第一天開始,便同快樂研究結下不解之緣。九十年代末他建立了以之為主題的網路資料庫,在這裡你能查找到一切關乎快樂的數據,先來看看快樂排名。

丹麥是快樂王國

調查結果顯示,最快樂的國民是丹麥人。在總分10分的情況下,丹麥分值達8.2。位次最末的是坦桑尼亞,得分3.2。中國位列中游,為6.3。同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相比,中國人的快樂感受略高, 日本為6.2,韓國為5.8。

子女是不快之源?

在不同國家生活對快樂指數有絕對影響。此外,獨身者的快樂顯然難與已婚者相提並論。座標圖表現出來, 快樂指數的曲線在有了人生伴侶後顯著上揚,隨後的幾年雖緩慢下滑,然而怎麼也低不過獨身時代。不過,等小寶寶降臨就另當別論了。與其說子女是家庭幸福的紐帶,不如說是生活壓力的根源。因為這一階段,曲線探入低谷,且一蹶不振,再難返回從前的高度。「孩子自來到世間, 便對父母的快樂感受和婚姻品質產生了持續的負面影響。」衛霍文教授冷靜地作出結論。並且,由於女性承擔著子女和職業的雙重重負,其不快樂的體會尤其強烈。只有熬過這一階段,年過半百,人們才開始重新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

國家不同,快樂相異

快樂研究意義何在?「它對貧窮的國家談不上多大價值,因為這些國家的老百姓十分清楚,怎樣更快樂。」范霍文教授強調說。反而是那些民眾無衣食之憂的國家,表面上,人們往往難以理解他們不快樂的原因。其實境由心定,這50%取決於心理因素。「生活在天堂還要不開心,那只能是心理使然。」

快樂也有基因

如果你家境富有,伴侶相隨,無子女牽掛,還生活在丹麥,卻不覺得幸福,那該如何是好?那你得問問自己,我哪兒不對勁?心理健康否?或是生活方式有待推敲?我能過得開心點嗎?若給不出答案,建議去見心理醫生。快樂的能力有如智慧般與生俱來,但又難以衡量。

沒有苦哪來甜

快樂如青鳥,人人夢寐以求。不過永遠的快樂就是生活的王道嗎?愛爾蘭著名作家喬治.伯納得.肖可不這麼看,他感嘆道:「永生快樂誰能忍受?那好比人間的地獄!」衛霍文教授解釋說:「快樂的甜美需要坎坷來襯托。迎接了挑戰,才能感受到靈魂和精神的愜意,我們就會由衷地覺得真不錯。」研究結果指出,無論工作與否,忙碌著是最重要的。它為生命提出挑戰,帶來樂趣。

幸福的天堂

東德作家托馬斯.布魯西格(Thomas Brussig)曾在作品中斷言,快樂的人們擁有豐富的記憶寶藏,不過記憶力卻欠佳。快樂研究者們卻不這麼認為,衛霍文教授強調說:「快樂的人群往往不刻意自保。」也就是說,他們不會試圖美化自己的過去和曾經的錯誤,而是面對它。」

快樂研究在學術界可謂後起之秀,對快樂的探討卻是源遠流長。哲學家Demokrit說過,幸福不取決於佔有與否,不取決於金錢多寡,幸福感就是靈魂找到了歸屬。而Aristoteles則肯定,隨遇而安最快樂。對於快樂的看法人們莫衷一是。也許,快樂科學能夠找到那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