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習近平故意拖慢中國經濟?

2023年12月26日

中國經濟為什麼疲軟?《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不排除習近平是有意為之,因為他認定中國經濟界應該為對抗美國的戰略目標而服務。《新蘇黎世報》則指出,如果習近平願意回歸實用主義路線,基本盤優於西方國家的中國經濟仍然有望恢復快速增長。

https://p.dw.com/p/4aal9
2017年,民眾走過北京街頭的「中國夢」展板
2017年,民眾走過北京街頭的「中國夢」展板圖片來源: 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以"搖晃不定的中國"為題,刊發駐華記者撰寫的評論指出,造成中國經濟疲軟的因素並不僅限於經濟層面,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政界有意為之。

"對於習近平而言,經濟增長以及消費不再是優先的導向。他厭惡於富麗奢華,至少表面上是這樣。他認為中國人應該再次學會少花錢。在習近平眼中,社會福利體系會催生懶惰。因此,普通民眾沒有太多錢用於消費。許多地方的餐館、商店、住房都空空蕩蕩。"

"習近平如今更關注的是與美國的大國較量。為了對抗華盛頓所謂的遏制政策,他想要確保中國的供應鏈安全。習近平希望中國盡可能地獨立於全球化產業鏈,並且在國內重建一套自主的產業鏈。為了這樣的目標,他加大了對私營企業的控制力度,強化盈利能力不那麼強的國有企業,並嘗試引導企業往他所設想的戰略方向發展。"

"圍繞這些目標,習近平批評現有經濟體系不足以服務於他所認為的'實體經濟'。在這位領導人眼裡,實體經濟就是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製造業。習近平想要的是汽車、造船、電腦晶片,而房產公司、網路企業、一度蓬勃發展的金融業則並不包括在內,儘管後者近年來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

"面對經濟疲軟,北京的決策者沒有做出更強烈的應對措施,這其實也是主動選擇的結果。為了與美國開展地緣政治較量,習近平不惜給本國經濟套上韁繩。與此同時,中國當局也在擴大對自己民眾的監控,尤其是在經濟低迷時期,更是要為民眾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準備好充足應對手段。"

"這麼做的代價則是大家對中國經濟、政治、和平意願的信心不斷下滑。習近平一方面在減少中國對進口外國產品的依賴,另一方面卻似乎又堅決維持外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度。這樣的做法野心勃勃,長期而言卻是不切實際的。就在最近,歐盟領導人告訴他,中國不可能同時做到上述兩點。所以,習近平不應該只盯著美國,他更應該關注一下幻想破滅的中國民眾。"

中國房地產業深陷危機
中國房地產業深陷危機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2023年哪些事情讓我們吃驚"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經濟在2023年沒能像預期的那樣實現疫情後快速反彈,原因則包括房地產業深陷危機、政府在疫情期間沒有給中小企業足夠扶持、通縮進一步惡化了形勢等。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儘管有過於美好之嫌,但是多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經濟暫時揮別高速增長期的中國,其增速依然高於美國、德國或者瑞士。從中期來看,有多個重要因素導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其增長潛力也依然巨大。仍舊有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想要從農村遷往城市,他們勢必需要新的住房。雖然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但和西方相比,中國依然有著大得多的未開發潛在勞動力。而且,中國的經濟現代化進程還在推進,中國人的教育水準以及工作熱情也(尚且)保持高漲。"

"但願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層不要再犯大的錯誤,不要冒險武力攻打台灣,而是再次走實用主義路線。中國民眾也會因此而更有信心。屆時,中國就可以回過頭來指責那些唱衰者撒謊,中國經濟也會在今後幾年為我們帶來驚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