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歐盟引入新的企業補貼申報規定

2023年10月13日

歐盟對經貿的監管手段還在加強,《新蘇黎世報》觀察到周四開始的補貼申報規定,認為新規明顯針對中國。《汽車周報》援引寶馬財務總監的話批評歐盟的關稅政策。

https://p.dw.com/p/4XUr1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啟動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實施反補貼調查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啟動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實施反補貼調查圖片來源: Fermin Rodriguez/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從本周四(10月12日)開始,歐盟實施新的申報規定,在歐盟經營的外國公司,得到第三國的補貼超過一定額度時必須上報。違者將不得在歐盟內收購以及不允許參加公共招標項目。

對於這項新措施,《新蘇黎世報》評論道,"歐盟自己喜歡採用補貼政策,而且補貼的數額很大,在此最常用的關鍵詞是科技創新以及氣候政策。然而,如果第三國在該項目上有更突出的表現,歐盟眼裡這就是'不公正的競爭'。"文章寫道,當然這是針對所有第三國,也包括瑞士,但顯然"屋中的大象是中國,中國的補貼政策尤其花樣繁多,而中國的許多國企更是讓人油然生疑"。

歐委會新規的申報門檻是:相關企業的年經營額超過5億歐元,以及第三國補貼過去3年累計超過5000萬歐元。如果競標歐盟2.5億歐元的公開招標項目,其第三國補貼不能超過400萬歐元。

作為國家補貼的定義,文章寫道:"除國家直接現金支付外,人為壓低貸款成本、國家擔保以及專門的稅務優惠都屬於補貼手段"。

歐委會負責新措施的實施,"歐委會以2021年做出的建議為基礎,不過,為落實新措施,尚需要額外增加115個至145個全職工作位置"。

文章梳理歐盟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監管政策後,總結寫道:

"歐盟現已存在針對合並和投資的控制工具箱,前者出於競爭的考量,後者則是出於地緣政治因素,而新的規定則是加入到這一控制機制的行列。此外,歐盟在貿易政策領域還有'反補貼法'、'反傾銷法',它們授權歐盟動用特別關稅工具。今年10月初,歐委會宣佈啟動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實施反補貼調查調查的結果很可能啟動懲罰性關稅。"

搶攻歐洲市場 中國電動車成慕尼黑車展亮點

寶馬批評歐盟懲罰性關稅政策

寶馬汽車公司財務執行總監莫特(Walter Mertl)對歐盟可能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額外關稅提出批評。他對德國《汽車周報》(Automobilwoche)表示,"該做法將帶來問題","我從不認為用關稅進行懲罰是可行的方案","只要看一眼歷史,就會知道,每個行動都會引發回應。"

莫特告訴《汽車周報》,歐盟的懲罰性關稅將影響寶馬在中國生產的以及未來電動Mini。莫特認為,"更嚴重的是中國的反制措施。所有在華作業的歐洲車商都將深受其害"。

《汽車周報》評論道: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對中國造電動車啟動補貼調查,最終結果將是對在中國生產的各類車型課以懲罰性關稅,其目的是幫助歐洲汽車在家鄉取得競爭優勢。德國汽車工業因其在華業務的比重大而對此表達了懷疑態度,它們擔心中國實施回應措施。與德國相比,法國車商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幾乎不值一提,對它們而言,在歐洲市場上,來自亞洲的競爭,則構成危險的挑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