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台灣

德語媒體:孤獨的台灣

2024年5月20日

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宣誓就職之際,《時代》周報聚焦台灣日益縮小的國際空間。《科隆城市報》則關注了上周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中國之行。

https://p.dw.com/p/4g4ka
Taiwan, Taipeh | Amtseinführung des neuen Präsidenten Lai Ching-te
圖片來源: 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的報導指出,北韓陷入孤立,是由於該國一意孤行地發展導彈和核武計劃,而成功實行民主政治的台灣之所以陷入孤立,則完全是由於北京的強力打壓。這篇題為《孤獨的台灣》的報導寫道:
 

"今年1月,台灣總統選舉剛剛結束兩天,就傳來了台灣又失去一個外交盟友的消息。太平洋島國諾魯宣佈,該國將不再承認台灣的獨立地位,而將視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諾魯同時宣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台灣外交部則對諾魯的決定提出強烈批評,並指責中國對諾魯等國推行金錢外交。台灣副外長田中光在台北表示:『中國以為,他們可以用這種辦法達到打壓台灣的目的。』他表示,為了捍衛台灣的『民族尊嚴』,台灣宣佈立即中斷一切同諾魯的外交關係。

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不允許任何國家同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台灣保持外交關係。因此,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遵循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有關國家會同台灣發展非正式的政治和經濟關係,但不會同台灣建立外交關係。」


《時代》周報的報導指出,北京打壓台灣外交空間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台灣的武力威脅。近年來,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變得越來越頻繁。

「台灣中央研究院外交事務專家吳建輝認為,作為總統,賴清德也會繼續推進前任蔡英文的路線。蔡英文一直在努力爭取美國和歐洲對台灣的支持。不過,吳建輝認為,迄今為止,並看不到歐洲各國政府在支持台灣方面做出過任何實質性的努力。他呼籲歐洲同台灣簽署貿易協定,並強化政治合作。他表示,儘管需要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歐洲各國政府仍需要保留自己的政治活動空間。」

近年來,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變得越來越頻繁。
近年來,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變得越來越頻繁。圖片來源: TAIWAN COAST GUARD/AFP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稱,普丁開始其新一任總統任期後,首次出訪就選擇中國,其象徵意義不容小覷。
 

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16日-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受到最高規格接待
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16日-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受到最高規格接待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yov/AFP/Getty Images

「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所應展示的,不僅僅是高品質的俄中雙邊關係。這位克里姆林宮主人啟程訪華前對新華社表示:儘管國際局勢變得異常艱難,但俄中關係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水準。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中國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支持者,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也得到明顯加強。中國繼續向俄羅斯提供生產武器所需要的組件,並向俄羅斯購買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氣,從而為俄羅斯經濟注入了活力。作為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的回應,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而北京非但從未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予以譴責,而且還在聯合國安理會成為俄羅斯的後盾。侵略戰爭開始之前,中俄兩國就已宣示了雙方『無上限的友誼』,而此次普丁訪華,習近平又再度就中俄合作做出了承諾。」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