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修訂後反間諜法仍模糊 令外企擔心

2023年5月2日

《新蘇黎世報》關注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定罪範圍擴大,也引起在華外企的擔心。《法蘭克福評論報》關注中國核武庫的擴展使得美俄對峙的局面轉為美俄中核三角。

https://p.dw.com/p/4Qnzo
Symbolbild Spionage
圖片來源: McPHOTO/blickwinkel/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寫道,中國人大上周對反間諜法進行了修訂,令在華外國人也有所擔心。修訂後的該法將於7月1日生效。

文章寫道,中國政府制定的法律大多非常模糊。這讓有關部門在執行時有最大的靈活度。文章寫道:「中國的政界人士、學者和記者未來可能因擔心新規定的後果,而避免與外國同儕聯絡。上周傳出消息,司法部門逮捕了黨報《光明日報》一名知名專欄作者。該記者曾定期與一名日本同儕會面。與此同時,中國有關部門還拘留了一名台灣出版商,其出版社出版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書籍。」

文章寫道,對於在華外國企業而言,修訂後的反間諜法也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文章寫道:「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市場調查,或收集競爭者的訊息,以後也可能落入反間諜法的范疇。不安氣氛已經在企業間散播開來。在華企業負責人擔心公司可能被搜查,電腦、手機可能被沒收。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表示:『歐洲商界瞭解這一情況,並密切注視相關進展。』」

「上周傳出消息,中國警方4月初搜查了美國貝恩咨詢公司在上海的辦公室,多名工作人員受到訊問。該企業目前尚不想就事因表態。此外,中國網路監管部門不久前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公司展開調查。在華美企代表紛紛擔心,中國政府可能廣泛打擊美國企業,作為對總統拜登遏制中國政策的回應。」

文章寫道:「中國有關部門新近的行動,以及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措辭之模糊,與北京試圖吸引外商擴大在華經營活動的努力背道而馳。3月初全國人大會議上,時任總理李克強還曾承諾,中國將繼續改善外國企業的經營環境。」

China Satellitenbild Raketen Silo
圖為2021年的一張衛星圖片:據信中國在哈密附近建設一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圖片來源: Planet Labs Inc./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俄中——「核三角」

《法蘭克福評論報》寫道:「世界變得更危險。30年來,核彈頭的數量首次增加。除了核大國美俄之間的對峙之外,中國加強核軍備構成了三足鼎立。這比一場兩方的對決更難管控。目前的陣線明確:美國面對的是俄、中兩個專制國家;後兩者的核武庫規模加在一起明顯超過美國。」

文章寫道:「俄羅斯和美國共擁有世界上九成以上的核武器。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2022年度報告中寫道,另外七個核國家要麼在研發新武器系統,要麼在進行核武庫的現代化升級。『中國正在對其核武庫進行可觀的擴展,這包括衛星圖片顯示的超過300個新發射井的建造。』」

文章寫道:「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不安,首先是因為,中國核能力的增長使美國的核威懾力受到削弱。美國智庫『遺產基金會』安全專家卡拉法諾(James Jay Carafano)寫道:美國的戰略核能力在規模上能夠對俄羅斯以及在有限的程度上對其他國家形成有效的嚇阻。美國很可能並不擁有足夠的核能力,能夠同時對俄羅斯以及加強核軍備後的中國擁有所謂『共同毀滅』能力(即若一方使用核武器,則雙方乃至世界都將毀滅——編者注)。這一所謂『恐怖平衡』原則在冷戰中是美國和蘇聯都不敢首先實施核打擊的保證。」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