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郵政欲進入中國市場

2003年1月16日

德國郵政股份公司的子公司DHL早在1986年就與中國國營企業中國外運的一家子公司共建合資企業。中國政府打算今年春天將中國外運38,5%的股份出售給機構性投資者,德國郵政自然當仁不讓,立即表示了與中國外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願望。

https://p.dw.com/p/3Axd
德國郵政的號角將要在中國吹響圖片來源: AP

德國郵政股份公司新近向中國政府表示願意與中國外運公司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德國郵政負責捷運業務的董事會成員多爾肯對「德國金融時報」記者說:「我們希望中國外運在出售股份時考慮我們的領先市場地位和我們與中國外運多年來的合資關係。」

中國外運每年的營業額約為5億美元,2002年的盈利預計為7千萬美元。據銀行界透露,中國政府打算今年春天出售中國外運38,5%的股份,對象主要是投資機構。股份額估計最高為5億美元。中國迄今本只計劃將中國外運10%的股份出售給已經與中國外運擁有合資企業的所謂的戰略投資者。與一家中國企業建立合資公司是在中國市場投資的前提條件。

目前與中國外運建立合資企業的外國公司除了德國郵政公司的子公司DHL,還有荷蘭的TNT捷運公司和美國的UPS包裹康采恩。這些企業都對在中國外運參股表示興趣,因此德國郵政公司最終將分到多大的一塊蛋糕,目前還很難說。對該公司董事長簇姆文克爾來說,這也是一個戰略性的考慮。德國郵政最終得到多少股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中國是一個經濟迅猛發展的巨大市場。去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增長20%以上,對運輸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大幅上升。

德國郵政的子公司DHL早在1986年就與中國外運的一家子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上面提到的德國郵政董事會成員多爾肯說:合資企業的年營業額增長率為40到50%。在中國的國際捷運業務中,我們的合資公司所佔市場份額達到40%以上。

外國運輸公司迄今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很有限。他們允許擁有一家中國夥伴企業的最高份額為49%。不過,本周初,這一限制被放寬了。中國經貿部將這一上限提高到75%,這樣外國投資者今後可以擁有一家中國企業的多數股份,從而得到對該企業的控制權。這樣,中國政府兌現了向世貿組織做出的實現運輸市場自由化的承諾。

德國郵政公司董事會成員多爾肯說:「我們當然對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感到高興。不過,我們將暫時保持我們的少數地位,因為在中國與一家強大的當地夥伴同步發展是上策。」

參股中國外運只是德國郵政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的一部分。本周初,德國郵政剛剛宣佈了將收購義大利的包裹郵遞公司阿斯可利,並證實將全權收購德國的一家快遞公司Trans-o-Flex。德國郵政還有在英國收購公司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