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人和人口普查的關係

2011年4月26日

5月9日德國將舉行人口普查。離上一次的人口普查已經很久了。上一次普查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出現。為什麼?這樣大規模的調查是如何進行的呢?

https://p.dw.com/p/114D6
聯邦統計局局長羅德裡希‧埃格勒手拿2011年人口普查海報
聯邦統計局局長羅德裡希‧埃格勒手拿2011年人口普查海報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已經統一超過20年了,沒有人清楚的知道,有多少人住在德東,多少人在德西,他們的教育程度到底怎樣?他們的房子有多大?上一次在東德的人口普查是1981年進行的,在西德是1987年。當時就有數十萬的西德民眾抵制人口普查。他們害怕國家大量蒐集訊息以及資訊遭到濫用,不希望變成所謂的"玻璃市民",外界會對他們的身家性命瞭如指掌。當時這些人也得到一些黨派的支持。1987年的綠黨國會議員克里斯蒂安‧施特勒貝勒(Christian Stöbele)就在德國聯邦議會發表支持他們的談話。

1987年舉行人口普查之前,就已經爭論了許多年。1983年才說要進行人口普查,就有數百個民間團體紛紛成立。當時大規模的抗拒自然和當時的社會氣氛有關聯。歷史上不愉快的經驗,在這裡扮演了一個腳色。當初納粹得以系統性地屠殺猶太人,應該和1930年代的人口普查有關係。

反對人口普查的貼紙到處可見
反對人口普查的貼紙到處可見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如今害怕人口普查的聲音小了一點。特別是年輕的這一代,他們整天使用Facebook等社交平台。根據一項問卷調查,四分之三18到29歲的德國年輕人贊成人口普查。普查的日期是2011年5月9日。德國聯邦統計局主席羅德裡希‧艾格勒(Roderich Egeler)解釋,這些調查出來的資訊可以提供聯邦政府、州政府或是地方政府作為重要根據,讓他們做出政治或是經濟上的判斷。比如根據居民數量,一個州政府可以決定他的財政支出,或者應該給地方政府多少預算。另外一個例子是,政府可以根據這些資料劃定選區。

不是所有住在德國的8200萬人都需要配合人口普查。8萬名審查員將負責詢問經由抽簽選出來的大約800萬居民,有關他們的年齡、性別和國籍。人們不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人口普選。不配合人口普查的人,會受到處罰。其他沒有直接參與人口普查的人,有關他們的資料會直接從地方的或是聯邦的紀錄中被調出。就連住在所謂"特別地方"的居民,也得配合填寫人口調查詢問卷。聯邦統計局的員工安妮特‧法伊弗(Annette Pfeiffer)就此作出了說明,所謂特別的地方指的是學生宿舍、養老院。另外比如監獄、精神病院也屬於這一范疇。

普查的第三部分是房屋所有人。這些人也必須配合填寫問卷。因為到目前為止,相關的資訊還不夠多。但是這一部分的資料確實很重要,有了資料才可以知道某個地區需要多少水管和多少幼兒園。10年前大家就開始為2011年的人口普查作準備。今年4月份以來,相關的宣傳海報以及電視廣告到處可見。到目前為止,對人口普查的批評還算有節制。"控告普查工作小組"曾經提出了憲法申訴,但被法庭駁回。人口普查的反對者米夏埃爾‧艾貝林(Michael Ebeling)解釋,根據法律,相關單位在未來4年內不需對這些數據作匿名的動作。在某些範圍之內,這個期限甚至可以延長到6年。那就是2017年。就算這些數據只有數天或是數星期沒有匿名,這樣對大家而言還是很危險的。

但是,德國人終究還是會習慣人口普查的。根據歐盟法律,未來每10年會舉辦一次人口普查。這符合世界的標準,在聯合國也是如此。聯邦統計局的埃格勒贊成每10年一次的普查。他認為,在研究人口發展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

2012年底以前,沒有人會知道普查的結果。可預知的是,到那個時候,至少已經花費了大約7億1千萬歐元。

作者:Kay-Alexander Scholz 編譯:邱璧輝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