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讓中國融入國際安全體系」

採訪記者:Hans Spross2016年4月7日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即將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魯德華(Moritz Rudolf)分析了德國對華政策的重點。

https://p.dw.com/p/1IRe3
Deutschland Moritz Rudolf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魯德華(Moritz Rudolf)圖片來源: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德國之聲:您認為,眼下中德兩國之間最重要的外交安全政治話題有哪些?

魯德華(Moritz Rudolf):德國和中國都對歐亞地區的政治穩定感興趣,尤其是在敘利亞和阿富汗。因為這一地區的衝突已經影響到了柏林和北京。

中國和德國都積極參與敘利亞和平會談。柏林所關注的是造成難民外逃的根本原因,因為德國是難民潮的主要目的地國之一。中國關注中東地區的穩定,只有這樣才能繼續推行自己的絲綢之路計劃。

中國擔心,阿富汗內戰的激化有可能影響到中國西部少數民族自治區新疆的穩定。所以中國和美國、巴基斯坦都希望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展開和平談判。考慮到德國在興都庫什地區的部署,柏林也希望阿富汗實現和平與穩定。

雙方另外一個共同的話題是伊斯蘭的恐怖主義,尤其是從敘利亞和伊拉克返回的極端分子所帶來的風險。

此外,雙方都有興趣讓中國與國際安全體系的聯繫更加緊密。柏林希望北京能夠承擔起更多的政治責任,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克服全球安全政治挑戰的進程中。

中國方面則更加注重自己在不冒太大風險的情況下,被視為安全政策領域的一個負責任的參與者。北韓的情況表明,北京有能力承擔起安全政策方面的責任。

德國之聲:聯手應對伊斯蘭恐怖主義帶來的威脅能夠成為柏林和北京合作的新元素嗎?到目前為止,北京在新疆地區打擊"本國"伊斯蘭分子的做法引來了許多批評的聲音,認為北京是打著反恐的旗號實行壓制性的少數民族政策。

魯德華如果柏林和北京在商談有關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話題時,能夠繞開新疆問題,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因為這正是導致過去有關反恐問題的接觸以失敗而告終的原因。

我認為,未來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更具妥協態度。也就是說,北京不會把合作視為對自己少數民族地區政策的肯定。因為隨著對歐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廣泛投資,中國正在進入一個視恐怖主義為一大威脅的地區。中國公民由此可能成為伊斯蘭恐怖分子的潛在襲擊目標,而這些恐怖分子和新疆的衝突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德國之聲:去年11月份,德中在舉行了"戰略對話"之後向媒體發表聲明稱,雙方也會就"國際法事務"以及"地區問題"展開會談。這其中也包括東中國海以及南中國地區的衝突。日本作為此次G7集團會議的東道主,也是東中國海地區衝突的主要參與方之一。柏林在這其中的定位是怎樣的呢?它能夠,或者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魯德華德國應該努力推動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領土爭端。一個能夠被衝突各方承認的法庭可以持久地解決領土爭端。但北京則更願意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問題。

柏林也有可能在東中國海以及南中國海的衝突中扮演調和者的角色。德國要想被視為重要的調和者,就必須成為衝突中的一方。為此,德國首先可以通過向南中國海海域附近國家提供軍武來加大對中國的壓力。這樣一來,柏林就能成為談判桌上的一員。在當前局勢不斷激化的背景下,這不失為一種可能性。

Moritz Rudolf 是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重點課題為中國外交和地緣戰略。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