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真正的文化交流是政治無法抵擋的

2022年10月9日

在2022年的「多事之秋」,德中兩國迎來了建交50周年紀念。疫情帶來的限制和政治氣氛的緊張是否使得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受到影響?活躍於德中文化圈的設計師何見平受德國外交部委託,設計了中德建交50周年紀念Logo。他在接受DW專訪時講述了設計背後的故事,以及自己對於文化交流的見解。

https://p.dw.com/p/4HOL0
He Jianping, Designer
活躍在德國和中國之間的平面設計師何見平圖片來源: Hesign, Berlin

德國之聲:是什麼機緣使您接到了德國外交部的委託,來設計這次德中建交50周年的紀念Logo? 

何見平:我在柏林的工作室2005年成立,接受設計委託是我們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也在中國和德國之間舉辦過很多關於設計、藝術的展覽和其它交流活動,我們在德國的埃森和柏林舉辦過主題為「Bilderschrift」(畫報)的展覽,來介紹中國的海報設計;同樣我們也把德國的藝術設計內容推廣到中國,在上海舉辦過德語優秀海報展覽。這些日常平面設計工作之外的活動可能有點「不務正業」,但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知名度。與德國與中國文化交流有關聯的項目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這次外交部的委託具體是通過德國駐北京大使館新聞公關部門的Dominik Bohnen先生聯繫到我,他向我解釋了設計委託背後的一些訊息,當我得知這個項目不是競標而是直接邀請我來設計的時候,也挺意外的,而且我也對這個主題也很感興趣,就欣然應允了。 

您大概花了多長時間去完成設計?  

整個設計過程非常順利,前後大概有四個星期時間就完成了設計,並投入使用。 

您這次的設計其實是一個動態Logo,和傳統的靜態圖片似乎有所不同。能否透露一下您的設計構想? 

當今的設計項目要求和十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在社群網站普及的背景下,動態其實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需求。所以現在的所謂「平面設計」已經不再是「平面」的了,甚至連「面」都沒有,也不需要我們過去所認識的傳統紙媒,有時候連印刷也不需要了。 

回到你的問題上面,首先平面設計和藝術創作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要先聆聽客戶的設計訴求,他肯定是要傳遞一個具體的訊息,我必須先明白他要傳遞的訊息重點之後,再來考慮什麼樣的視覺解決方案。這次德國大使館的Dominik Bohnen先生就提出了一些細節的訴求,比如希望關注文化內涵上的交流,並通過這種交流來淡化政治的官方嚴肅色彩;他也明確表示不希望Logo裡面出現國旗這樣的元素,而是希望通過這個設計項目體現出兩種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 

50 Jahre diplomatische Beziehung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Logo
設計師何見平:Logo融合了德國包浩斯風格元素和中國的「留白」風格

這次設計的阿拉伯數字50,在中文和德語中都是一樣的——兩個文化之間不需要翻譯的東西,就可以是溝通的基礎。我在數字裡面融合了一些圖形構造,比如帶有德國包浩斯文化(Bauhaus)風格的元素;同時,我用了大面積的淺灰色來襯托這個Logo,這體現了中國藝術裡面常用的「留白」——當你把場地清空,讓我站在正中間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了我的訊息之重要性。為了滿足減弱政治色彩的需求,我在色彩上特意選擇了一眼看上去並不會立刻想到國旗,但是讀完解說文字之後又能夠跟國旗聯繫起來的一些顏色。 

設計稿出來之後,和使館方面的溝通順利嗎?對方是否感到滿意? 

我當時其實設計了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兩隻眼睛,閉上的時候是兩條線,睜開之後眼睛裡可以看到數字50,但這個風格對於外交部來說可能有點另類了,所以他們就選擇了第二個方案,這我是非常理解的。 

通常情況下,德國的委託方都非常尊重設計師的想法,所以這次他們也沒有修改我的方案,只是在兩個方案中選擇了一個,就直接采納了。其實我也在做一些中國方面委託的項目,比如最近在為深圳香港建築雙年展做的設計,那就不是這樣的待遇了:政府方面不僅要提意見,而且各個部門都有意見,訊息就會比較混亂。在這一點上是很大的不同。 

您設計的這個Logo中方也會使用嗎? 

中方自己也設計了一個Logo,在這方面可能雙方的外交部提前也沒有互相知會過。 

近幾年來一個是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兩國在政治層面的關係似乎也不如以前好,作為活躍在中國和德國文化圈的設計師,您是否感受到中德之間文化互動的熱度也有所降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思考什麼是文化交流,它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把在學校裡學到的所有東西全部忘光了之後留下來的東西才叫教育。我想這句話套用在文化和政治的關係上也是可以成立的。政治在失效之後沉澱剩餘下來的東西,就是文化。所以你問我是否政治原因造成了文化交流降溫,我覺得真正的文化交流,是政治不能抵擋的。 

在實質上,所謂的文化隔閡是因為不瞭解而產生的。從外交層面看,德中建交50年了,看起來好像是挺久了,但可能在文化交流的歷史上,50年是很短的一個時間概念。我覺得中國在20年以來的巨大變革中,產生了很多連中國人自己都無法解釋和接受的新現象。對於不瞭解的東西產生一種抵觸情緒,這是人之常情。我在德國見到的有一些對中國抱有很批評態度的人,其實根本沒有去過中國,可能就是因為不瞭解。 

我看到像是柏林自由大學、海德堡大學都設有專門的亞洲藝術研究院,這些經年累月的研究和教育,才是真正對文化交流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的工作。這種真正的文化交流,是需要時間的,需要思考和積累。很多東西雖然具有文化交流的外相,但是它的內涵還是需要沉澱的。訊息不一定就是知識,網路媒介上流通的訊息增多,並不一定會促進瞭解。文化交流應該是知識的積累。 

 

何見平,1973年出生於中國富陽,現居柏林。平面設計師和自由出版人,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的會員。曾任教於柏林藝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設計作品曾獲華沙海報雙年展金獎、德意志國家設計獎金獎、德國紅點獎等多個獎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